天才一秒记住【棍子文学网】地址:https://www.exowx.net
“阻挠大计”
。
何况皇帝正倚重王安石,朝中革新之声如潮,此时逆流而上,无异于自毁前程。
可若沉默呢?
他又想起母亲抚摸榜单时那双颤抖的手,想起父亲临终前那句“光耀门楣”
的嘱托。
若所谓光耀,竟是眼睁睁看着百姓困苦而不敢发声,那这功名又有何意义?
他缓缓起身,推开窗户。
月光洒在庭院中的古槐树上,枝影斑驳,如同人心难测。
次日清晨,他照例赴院当值。
途中遇上年少同年张允明,此人出身世家,素来圆滑,见了他便笑道:“子安兄近日可得意?昨儿我在沈学士家饮宴,听几位大人议论,说你这篇策论堪称‘调和鼎鼐之文’,将来必为国之柱石。”
苏录淡然一笑:“过奖了。
不过依经立义罢了,何敢称柱石?”
张允明压低声音:“可你也别太老实。
如今朝廷要行大事,咱们这些人,要么顺势而起,要么就被浪头拍死。
你若有意,我可引你去见陈参政??他是王相公心腹,最喜提拔年轻俊才。”
苏录心头一凛,面上却不露声色:“多谢厚意。
只是眼下尚需研习典章,恐难分心交际。”
张允明见他推辞,也不勉强,只意味深长地拍了拍他肩头:“聪明人,懂得什么时候该说话,什么时候该闭嘴。”
这一日,苏录始终心绪难宁。
午后归家,刚进门便见母亲迎了出来,手中捧着一件簇新的绸衫:“儿啊,这是你姑母连夜赶制的,说是春寒料峭,莫要冻着身子。”
她一边说着,一边仔细打量儿子脸色,“这几日瘦了不少,可是公务太忙?”
苏录鼻子一酸,忙笑道:“娘放心,孩儿一切都好。”
当晚,他陪母亲用了饭,回房后取出当年乡试时用过的砚台。
那砚边角已有裂痕,却是父亲亲手所赠,上刻“守拙”
二字。
他摩挲良久,忽然展纸写道:
《拟上皇帝书》
臣闻治国如烹小鲜,急则易焦,缓则失味。
当今之世,确有积弊待革,然变革之道,贵在循序而渐进,不在骤变而求速效。
昔汉武穷兵黩首,虽拓疆土,终致户口减半;唐玄宗任姚崇宋?,宽徭薄赋,而后开元盛世可成。
故臣以为,理财非不重要,但须以安民为本,以教化为先……
写至此处,笔尖顿住。
他知道,这封奏疏不能以自己名义呈上。
一旦署名,便是公然挑战宰相权威,不仅救不了百姓,连自身都难保。
他沉吟良久,终将此文誊抄三份,分别封存。
一份藏于箱底,一份托付给一位老成持重的御史台友人,请其择机代奏;最后一份,则悄悄派人送往江南老家,请母亲妥为保管。
“若有不测,此书可证吾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