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棍子文学网】地址:https://www.exowx.net
苏录陪着卢知州在县公所吃了半天茶,不到中午,吕同知便率领州里的佐贰首领官,过来迎接知州大人回衙了。
卢知州便坐上他那崭新的锡顶蓝呢四抬大轿,在全套仪仗导引下,风风光光回了只属于他一个人的州衙。
...
苏录坐在考棚里,脊背挺得笔直,手中握着毛笔,目光落在题纸上那道墨迹未干的大题上。
题目出自《论语?为政》:“道之以政,齐之以礼,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要求考生阐发其义,并联系当今教化之务。
他眉头微蹙,心中却并不慌乱。
这道题虽不算冷僻,但要写出新意、立意高远,非得有扎实的经学功底与通达时务的眼光不可。
他轻轻吸了口气,闭目默念数遍原文,脑海中浮现出书院先生讲授此章时的情景??“治民如养树,根深方能叶茂;教化如春风,润物无声始见成效。”
他睁开眼,提笔蘸墨,在草稿纸上先列纲要:一破题,二承题,三起讲,四入题,而后分三层论述??首言法令之弊,次论德礼之本,终归于士人担当。
思路既定,便不再犹豫,执笔正式开写。
此时天光已明,晨雾渐散,阳光斜照进考棚,映在纸面泛出淡淡青黄。
四周静得只闻笔尖划过纸张的沙沙声,偶有考生轻咳或挪动身子,立刻引来不远处巡官锐利的目光。
吴为勇挎刀穿行于棚间,脚步极轻,却令人心头一紧。
每走过一处,考生皆屏息敛神,连呼吸都放得缓慢。
苏录全神贯注,字字斟酌。
他深知院试不同于州县试,主考官萧?乃翰林出身,最重文章气脉与义理深度,若只是堆砌典故、空谈道德,必难入其法眼。
因此他在第二段中引入近十年泸州童生录取率逐年下降之事,指出“非民不向学,实教化未能下及闾巷”
,又引贾知州兴修社学、延请名师之举,赞其“庶几近古之良吏”
。
写至此处,手腕微酸,他略作停顿,抬眼环顾四周。
只见李奇宇正咬着笔杆皱眉苦思,邓登瀛则频频擦汗,纸上尚空白一片;雷声远倒是运笔如飞,神情沉稳;而春哥儿苏满,竟已翻页续写,神色从容,仿佛胸有成竹。
苏录心中微凛:这位堂兄看似风流倜傥,实则才思敏捷,不可小觑。
忽听鼓声三响,已是巳时。
书吏擎着第二道题牌自仪门而出,沿棚徐行。
苏录凝神望去,见题牌上写着:“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大车无?,小车无?,其何以行之哉?’试以科场取士论诚信之道。”
他心头一震。
此题来得极巧,分明是冲着此次严查舞弊而设!
大宗师此前反复强调考纪,今日又以此命题,显然是要借文章观人心、察风气。
若是寻常应酬之作,恐难打动主考;唯有剖心沥胆,方显诚意。
他深吸一口气,将前文收尾,随即转向新题。
这一回,他决定不走稳妥路线,而是大胆直言:“今之院试,搜检严苛,巡捕森然,似防贼盗……然制度愈密,人心愈疑。
岂不知真正之弊,不在怀挟片纸,而在士子之心早已失信于天下?”
笔锋一转,他开始剖析科举积弊:有人夤缘请托,有人代笔枪替,更有富家子弟以财通关节,寒门俊才反遭摈弃。
“是以朝廷虽设弥封糊名之制,犹恐不足;然若士人自身无信,则纵使千目共视、万手同检,亦难杜绝奸伪。”
他越写越激昂,竟将自己曾在私塾所闻某县学官受贿鬻秀之事隐去姓名略述一二,作为警世之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