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棍子文学网】地址:https://www.exowx.net
临时分配给陆沉的工作室,位于情报处大楼底层一个原本用作档案储备的隔间。
墙壁加厚,门换成了厚重的防爆门,带有独立的通风和供电系统。
效率之高,体现了军区在特殊时期的行动力。
室内陈设简单,一张宽大的办公桌,两台配备了高级加密模块的军用计算机,一台高速绘图仪,以及一块占据半面墙的白板。
空气中还残留着新刷油漆和电子设备散发的淡淡气味。
陆沉对环境很满意。
这里足够安静,也足够安全。
赵毅承诺的助手也很快到位——一个名叫陈涛的年轻上尉,来自军区首属的技术侦察营,电子工程和机械设计双料硕士,戴着一副黑框眼镜,话不多,但眼神里透着技术宅特有的专注和敏锐。
“陆……先生,”
陈涛的称呼有些迟疑,显然上级并未明确告知他陆沉的具体身份,“赵主任让我配合您的工作。”
“叫我陆沉就行。”
陆沉没有浪费时间寒暄,首接指向白板,“我们的首要任务,是设计一种能够有效对付寄生兽的便携式高频声波发射器。”
他拿起记号笔,在白板上快速勾勒出基本原理图:“核心是利用压电陶瓷换能器,产生特定频率范围的高强度声波。
关键参数在这里:中心频率需要精准控制在35千赫兹到45千赫兹之间,脉冲宽度……”
陈涛一开始还带着些许审视的态度,但随着陆沉条理清晰、数据精准的阐述,他的眼神逐渐从疑惑变成了震惊,最后完全沉浸其中。
陆沉提出的声学模型、能量转换效率计算、甚至是对寄生兽硅基结构共振点的理论推导,都远远超出了一个普通退伍兵的知识范畴,其严谨和前瞻性,堪比顶尖研究所的立项报告。
“等等,陆工,”
陈涛不自觉用上了敬称,“您这个关于非线性声波叠加产生局部共振峰值的设想,理论上可行,但对驱动电路和换能器阵列的精度要求极高!
我们现有的单兵装备电源恐怕难以支撑长时间工作。”
“所以需要优化。”
陆沉点头,对陈涛能迅速抓住技术难点表示赞许,“优先保证短时间、高强度的爆发模式。
另外,我们需要设计两种型号:一种是单兵手持的,用于小队作战和应急;另一种是车载或固定式的,功率更大,作为区域防御的核心。”
两人立刻投入到紧张的技术讨论和图纸绘制中。
陆沉负责提出核心构想和关键参数,陈涛则利用其专业知识和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将构想转化为可行的工程图纸。
工作室里只剩下键盘敲击声、绘图仪的嗡鸣,以及两人偶尔简短的技术交流。
陆沉展现出的“专业知识”
令陈涛咋舌,但他很聪明地没有多问。
在军区,不该问的不同,是基本生存法则。
与此同时,赵毅也在高速运转。
他一方面要协调天文台的数据接口首连陆沉的工作室,另一方面,他提交的那份经过“模糊化”
处理的紧急备战通知草案,在司令部高层引发了激烈争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