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棍子文学网】地址:https://www.exowx.net
北疆的腊月,寒风像刀子似的刮过冻土,卷起的雪沫子打在人脸上生疼。
陈默蹲在临时搭起的铁匠棚里,盯着土高炉里泛着红光的铁块,眉头拧成了疙瘩。
铁匠棚是用黄泥和茅草糊的,西处漏风,他裹紧了身上打满补丁的棉袄,呵出的白气瞬间消散在冷空气中。
“东家,这铁水温度还是上不去!”
赵铁柱赤着胳膊,抡着三十斤重的铁锤猛砸铁砧,火星溅在他满是伤疤的胳膊上,他连眼皮都没眨一下。
铁砧上的铁块己经烧得通红,可任凭他怎么砸,就是没法锻打出陈默要的无缝钢管形状——那是蒸汽机汽缸的核心部件,差一分一毫都不行。
陈默站起身,踢开脚边的碎铁屑,走到高炉边探头往里看。
炉膛里的炭火噼啪作响,可火焰是橘红色的,明显温度不够。
“煤不行。”
他低声道,“普通烟煤燃烧效率太低,得用焦炭。
可咱们现在没焦炭窑,只能想别的法子。”
旁边蹲着的老猎户张叔磕了磕烟袋锅,烟灰落在雪地上,烫出个小黑点。
“东家,老辈人烧陶时,用芦苇灰拌黄泥封窑,说是能让火更旺。”
他眯着眼睛回忆,“去年俺烧过冬的陶罐,用了这法子,罐壁都烧出亮闪闪的釉子,硬得很。”
陈默眼睛一亮。
他记得《天工开物》里提过,芦苇灰含硅量高,高温下能形成玻璃质釉层,密封性极好。
“对!
就用这个!”
他拽过赵铁柱,“铁柱,带几个后生去河边砍芦苇,越多越好!
张叔,你领人去挖黄泥,要那种攥在手里能成团的!”
“得嘞!”
赵铁柱扔下铁锤,抹了把脸上的汗,冻得通红的脸上露出兴奋的笑,“俺这就去!
保证砍回来的芦苇够烧三个月!”
苏婉儿这时端着个粗瓷碗走来,碗里是热腾腾的姜汤,还飘着几片姜芽。
“先暖暖身子。”
她把碗递给陈默,指尖触到他冰凉的手,忍不住皱了皱眉,“你都在这儿守了两天了,再不歇歇,身子该垮了。”
陈默接过碗喝了一大口,姜汤辣得他喉咙发烫,却让冻僵的身子暖和了不少。
“歇不得。”
他望着高炉,眼神亮得很,“这蒸汽机要是成了,咱们就能抽水浇田、带动锻锤,北疆的日子就能好过点。”
他转头看向苏婉儿,她的鼻尖冻得通红,头发上还沾着雪沫子,“你怎么来了?外面冷,回屋去。”
“我来给你们送点吃的。”
苏婉儿放下手里的布包,里面是几个掺了粗粮的窝头,“妇人们在屋里搓草绳,说要给蒸汽机做保温层。”
她看着铁匠棚里忙碌的身影,轻声道,“大家都盼着这铁家伙能成呢。”
接下来的两天,整个屯子都动员了起来。
后生们扛着芦苇回来,女人们坐在雪地里捶打芦苇,把苇杆捶成绒絮;男人们和着黄泥,把芦苇灰按比例掺进去,调成糊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