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棍子文学网】地址:https://www.exowx.net
都说了是悼念亡妻了!
等会儿,悼念什么?亡妻?
尚未娶妻的苏轼人都麻了。
妻子还没过门,就已经要预订丧妻了是吗?
周瑜和孙策这简直就是无妄之灾。
恨不能穿进天幕里,警告那个苏轼,早两年写,八年生死两茫茫就行了。
而孙权显然抓住了另一个重点。
不是,公瑾哥与他兄长几乎同岁,那十年之后就逝去了,岂不是也才只有十六岁?
这真的合理吗?
【而关于周瑜之遗书,还大有玄机。
根据史料和某演义,共有个深入人心的不同版本的公瑾遗书,代表了个与公瑾有关的不同组合。
现在我们先来提第一个。
那就是开篇先提故讨逆将军孙策,说自己受到了其特殊的礼遇。
怎么特殊了,展开讲讲嘛。
十年了,他还记得孙策,真是让人感动得泪流满面呐。
】
虽然刚刚得知了自己的死期的周瑜尚有些时不我待的感觉。
但却也没妨碍他愤慨发表自己的反对意见。
可是,可是,开篇写旧恩,不是遗书的正常格式吗?
这都要发散?
是不是未免有些太让人崩溃了。
感觉他之后可能都不会提笔写字了。
一写就要被过度解读。
【别的不说,《国演义》的作者虽然是东吴的黑粉,但是对于营造“兄弟”
感情上,那还是很喜欢添砖加瓦的。
《国演义》中,最让人津津乐道的片段之一,莫过于孙策托孤。
那句“内事不决问张昭,外事不决问周瑜。”
成为了多少人心中挥之不去的孙策托孤遗言。
】
东吴之人表示,可真是难为那位作者了。
这么不喜欢他们东吴,还要记得写他们兄弟情深。
【不过事实上,当时的周瑜长年将兵在外,是东吴之高级将领,但并没有进入核心枢密层。
历史上,孙策的托孤对象,主要是张昭。
所以啊,来,我们来看看真·托孤大臣·张昭吧。
孙策和张昭也是一段妥妥的君臣鱼水之情啊。
我们不能因为张昭年纪大,就不带人家玩啊,我们拒绝年龄歧视。
】
张昭敬谢不敏。
谢谢,要不还是放过他吧。
还是看看“英俊貌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