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棍子文学网】地址:https://www.exowx.net
那便只剩下子午,陈仓与祁山道。
祁山道太远,大军出行,补给定然跟不上。
而子午是官道,他大秦的直道便选择了子午道,且是最近的道路,他定然更倾向于此条道路,但却也绝不会忘记陈仓道。
听天幕的意思,最终那个韩信正是选择了陈仓道,可没理由他没预想到啊。
【虽然关于韩信这场被传得神乎其神的出山之战几经演绎,在文化史上都占据了一席之地,事实上,关于真正的战争本身,在史册之上,我们只能找到只言片语。
众所周知,中国的史书比较喜欢淡化战争,宣扬“真善美”
,饶是儒学刚发展起来的汉武朝,司马迁下笔也已有了后世克制的风采,关于这场大战的全部,加上前因后果,才短短四十五个字。
至于到底如何从汉中杀出这种头等大事,更是轻描淡写,只有一句“从故道还”
。
哪条故道,不确定。
怎么还的,没写。
至于如今我们津津乐道的那句“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这甚至被列入了三十六计之第八计的奇谋,实际上,其出处是元杂剧,并不是历史本身。
】
韩信:……
他没找人修栈道啊。
反倒是陛下入蜀之前,让人烧了子午道的栈道,便正是为了向项羽表露自己绝不出蜀的决心来着。
修栈道多麻烦,又费时费力,当然是选择直接在子午道派奇兵突袭,更足以让章邯混乱。
章邯沉默了。
原来是疑兵。
他上当了!
他是将帅之才,自然知道这样一次决策的失误是致命的。
【但根据其他史书中的只言片语,我们还是能勉强拼凑出一些当时的场景,只能说,元杂剧改编了,但是很有良心,只改编了一点点。
四百年后,我们热衷北伐的丞相正处于韩信当年的境地。
魏延同诸葛亮进言伐魏之道,其中重点提到“如韩信故事”
。
建议诸葛亮兵分两路,先着人率奇兵于子午道杀出,而后自己带大军从褒斜道而出。
可见,当时韩信应当确实采取了这样的方法,这也的确是韩信的风格。
讲求正道,用兵谨慎的诸葛丞相显然是hold不住这样的法子的,因此他拒绝了这项提议,兢兢业业堂堂正正的北伐,五次北伐五次失利,最后陨落五丈原。
很可惜,但却也并不难预测,毕竟五千年了,华夏也不过只有这么一位“兵仙”
而已。
】
诸葛亮还没北伐,先知道了五次失利的结果,一时间沉默以对。
可是,他不擅长奇袭啊。
再者说了,现在的汉水跟四百年前的汉水,它不是一条汉水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