棍子文学网

11韩信②(第2页)

天才一秒记住【棍子文学网】地址:https://www.exowx.net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

他见荀彧不在场,放下酒杯:“刘汉皇室多疑,孤……自是清楚。”

·

刘启一手持白一手执黑与自己对弈,闻之笑了下:“淮阴侯之事,根不在叛。”

反叛又如何,未曾谋反又如何,他落下一子。

“叫吃,陛下好棋,如今白子尾子便接不上了,已成‘接不归’之态。”

天子看向观棋的周亚夫,诸王已定,将军白发飘飘,当效淮阴侯旧事。

【两个派别谁也没法说服对方,鸟尽弓藏派认为这是汉王朝有意污蔑,韩信谋反派认为你们拿不出史料,说再多也只是唯心的猜想。

一方认为既然手握重兵能自立时他都没有谋反,足以证明忠心,当时不叛变,什么都没有了叛变说不过去啊?

另一方便反驳境况不同如何能比,当时意气风发,抱着建功立业之心以为自己得遇明主,为信义也不会叛,但后期兵权被夺王位被降,生出怨憎报复的心态也是人之常情,什么都没有才会孤注一掷。

再论,有人提出史官自有其风骨,怎么可能为了君王修缮罪行,哪怕孔子有言“春秋笔法”

,但刘邦朝儒家还不知道在哪个地方打瞌睡,史官凭什么为尊者讳?彭越之事本就巧合,大家都不是傻子,如何能以一模一样的路子骗杀?

反驳者觉得风骨比不上性命,怎知所有史官都是硬骨头,不屈柔不媚上,大家都要吃饭要活命,替上位者遮掩是本能。

就是因为彭越之事才如此确信,连舍人举报吕后动手都照搬,还说不是原样抄作业?

吵得很精彩,也一直没有定下结论,不过大多数人对此的态度是信其未曾谋反。

毕竟这一生精彩如斯,卷入深宫暗谋重重已足够令人痛惜。

淮阴侯静坐着看天幕。

他沉寂太久,陷于许多往日许多旧梦,懊恼其过感叹其失,天幕说完张良萧何结局后,他便对自己将要面对什么有了预期,看那一宫室的血也不觉惊诧。

本以为君臣一世,不过天子王座旁卷刃弓刀。

但后世居然为我的死而争论痛惜么?韩信仰头,他一生所求的那些认可和尊崇,居然不只有君主能给吗?

兵仙。

他默念。

兵仙。

【但对王座之上的人来说,管他谋不谋反,韩信是一定要死的。

毕竟他实在太天才,也太年轻了。

天子登基时已年近半百,对古人来说半截身子都入了土,而韩信依然年轻,风华正茂一小伙。

帝王活着,他尚能服从,但太子羸弱,其余皇子年幼,若某日刘邦去世,谁来压住猛虎?】

朱元璋摸着孙子的头,是啊,他百年之后,谁来压住这些如狼似虎的臣子和藩王?

帝王是不信任真心的,更何况还有假王事件在前。

如果韩信像张良一样虽知天下计但远避红尘,或像萧何一样虽有过线,但仅仅是个善内政的文臣,那他都不必死。

偏偏韩信骄傲,他是将才,还是万人独一,朝中无英雄可与之匹敌的那个。

而他的这些开国大将,陪着他一路走来的老伙计们,同样骄傲,同样万中无一,有些人也没有老到会在允炆登基前就死。

有些事只能提前。

【爱卿大才,定天下时朕不忍弃,如今天下已定,朕年迈将死,同样不忍弃。

帝王年长,诛灭了无数异姓诸侯王,为刘家江山定下白马之盟;又为重臣们判下生死簿,让太子用得顺手;最后只剩那柄最锋锐的兵刃。

长枪是最好的兵器,但若主人已逝后伤手,无人能握,那几乎等同废铁。

高祖默认了年轻的韩信死去,但还有一位,同样年轻。

萧何带着韩信走入长乐宫,诸事皆了后,走出宫门的,是皇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玄德末世她靠百亿物资拯救全球仙傲万界大债主老祖出棺九天神帝创始道纪吃鬼的男孩神诡世界,我有特殊悟性娇妻养成守则随身带个狩猎空间我用闲书成圣人光明纪元这个修士很危险中介人反派崽崽不好养,山神外挂上大分女魔头只想攻略她师叔这个明星来自地球洪荒:我,龙族老祖,绝不出关!我在士兵突击当特种兵网游之暗影盗贼我的师傅是妖女凶猛道侣也重生了辛亥之钢铁基地薄太太今天又被扒马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