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棍子文学网】地址:https://www.exowx.net
看了一遍:“也好,把这些都减免了。
至于贡物不均的事情,你有什么注意?”
“我想着各郡规定一个贡物的最高限额,郡国超过限额的部分冲抵租赋。”
刘隆道。
“至于限额,先让人算几个数字出来。”
“哪几个数字?”
邓绥猜测:“平均数字?”
“要计算这个。”
刘隆说完,解释了中位数与众数,又道:“再让他们把最小的数字与各县租赋对比一下,占比不能过大,若大了就往下调,而且不能超过现在贡物的价格总数。”
“总不能越改越高。”
“你要求忒多。
这件事的计算量不算少……”
邓绥一面心中盘算,一面思考起人选,道:“蔡侯事忙,这贡物归于宫中,朝臣也不方便管。
这样吧,就让樊嫽去做这事,她算术好。”
刘隆想起这个比自己天文算数还好的女史,点头道:“就她了。”
减免贡物是好事,但有时地方官吏欺上瞒下,好处落不到百姓的头上,肥了官员的私囊,不仅失了朝廷的初衷,更置百姓于穷途末路。
邓绥沉吟半天,对殿中侍奉的黄门侍郎道:“年终政务繁忙,若三公九卿或尚书台缺人,就去郎署和翰林院召些人过来帮忙,然后评起才干优劣。”
黄门侍郎领命退去。
刘隆想了想道:“母后,明年要派人去哪里?”
没有考试之前,从孝廉之路进入朝廷的候补官员约莫有二百五十人左右,而今年光考试通过的候补官员就飙到将近四百,往后人数只会多不会少。
除考试外,每年通过任子、征辟、上书、纳赀等等渠道进来的候补官员没有丝毫减少。
然而大汉编制内的官员只有数万,僧多粥少。
若把僚佐官任命的权利收归中央,定能缓解一二。
但现在僚佐官多出于地方豪强,一时半刻动不了。
除此之外,还有官员俸禄对财政的压力,去年光官员俸禄支出就接近国库收入的一半。
刘隆想到这些比母后更加头疼,他知道后世国库支出的大头一般是教育、医疗、农业、养老等等方面。
对比鲜明。
令人头秃。
邓绥听完,回道:“派为地方令长或者为谒者巡行天下问访民间疾苦。
任命为谒者居多。”
刘隆点头,赞同道:“确实要给他们派些事情,也确实要加强地方监察。”
话音未了,马秋练与阎雪从偏殿换了厚衣裳回来。
邓绥将年终考核的事情与目的和马秋练说了,让她记下,新年时要提醒自己。
外面的雨一直下到夜间方停,次日一早醒来,刘隆发现树上残叶落了一地,仿佛冬息提前吹来。
刘隆结合郡国资料,一来崇德殿就写好要求以及如何做,然后让江平传给樊嫽。
樊嫽接过来,扫了一眼发现上面字迹秀逸工整,抬头看向皇帝。
刘隆看了一眼母后,转头对樊嫽说:“我与母后商议要改革贡物,设定一个限额,将各县超出限额的部分抵冲租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