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棍子文学网】地址:https://www.exowx.net
他们读到某个姓氏已在官籍中消失百年,读到一位女子因战乱被迫改嫁七次仍不忘原名,读到一名老兵临终前反复叮嘱孙子:“告诉世人,我们没逃,是我们全营战到了最后一人。”
随着诵读声起,空中光影愈发明亮。
那些漂浮的名字开始旋转,形成一圈缓缓上升的光环,如同千灯书院的昭树之灯,升入苍穹。
柳知言闭上眼,泪水滑落。
他知道,这不是结束。
这是新的开始。
而在千里之外的南方,残简堂内,裴砚正伏案誊写一部新发现的手札。
这是一本被塞进墙缝的妇人日记,记录了三十年前一场大旱中的饥民互助。
字迹歪斜,夹杂错别字,却真实得令人窒息。
他一边抄,一边低声念出声来。
忽然,窗外紫花飘入,落在纸上。
他抬头望去,见庭院中站着一个小男孩,约莫七八岁,手中握着半截玉簪模样的木雕。
“你是谁?”
裴砚问。
男孩不答,只将木雕轻轻放在门槛上,转身离去。
裴砚起身追出,却发现院中空无一人,唯有风拂动满园紫花,似有铃声隐约可闻。
他拾起木雕,翻转一看,背面刻着两个小字:
**归途**。
他愣住。
手指抚过那二字,仿佛触到了某种久远的温度。
他忽然想起十年前那个清晨,他写下“芜归”
时的心境??不是思念,不是悲伤,而是一种笃定:她从未真正离开。
如今,这木雕出现,像是一句回应。
他回到案前,提笔在日记末尾添了一句批注:
>“此非孤证,乃众声之始。
凡百姓所记,皆为史也。”
然后合上册子,吹熄油灯。
月光洒进来,照在墙上挂着的那幅画??是小满多年前所绘:阿芜立于山巅,手持铜铃,身后万灯升空。
画角题诗一行:
>魂散千江月,名存万家灯。
与此同时,西域某座荒废驿站里,黑袍女子再次翻开那本金边书籍。
书页自动流转,停在全新一页。
上面浮现的文字并非固定,而是不断变化,仿佛由无数细小的名字汇成:
>今日,河北赵氏族谱重修,补录女性十三人。
>今日,江南学子集资刊印《平民列传》,收录贩夫走卒事迹二百零七则。
>今日,宫中太子私习《民忆录》,遭太傅训斥,拒不销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