棍子文学网

第909章 百姓们喜欢的就是好(第3页)

天才一秒记住【棍子文学网】地址:https://www.exowx.net

他童生出身,知道《女驸马》、《孟丽君》有多招儒生们的恨。

虽然万历年后迂腐酸儒被逐渐扫进历史的角落,但千年延续下来的思维,不可能一时半会就就完全扭转过来。

《女驸马》、《孟丽君》出来后,虽然在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和南京广受百姓们喜爱,但是也招来了不少士子文人的抨击。

哗众取宠、大逆不道、败坏风气、道德沦丧、粗俗浅鄙.

尤其是凤洲公兄弟主持的戏曲研究院,在戏曲行业影响很大的《戏曲评论》上,以及文人士子中影响很大的《词林》上,把《女驸马》、《孟丽君》,还有黄梅戏骂得狗血淋头。

精神文明建设委也几次在《文萃报》上,不点名地批评。

搞得董理和黄梅戏同仁十分紧张。

不过也有人支持黄梅戏。

比如戏曲研究院的中坚人物,汤显祖。

他在南京偶尔听了《女驸马》、《孟丽君》后十分赞赏,特意逆江到了安庆,帮着一起完善了几个新的戏本,包括今天演的《天仙配》。

朱轩妮继续说:“父皇说,黄梅戏还有一点非常难能可贵,那就是接地气。”

接地气?

皇上说的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接地气就是唱百姓们听得懂的戏文,唱百姓们喜欢听的故事。

戏曲是大明重要的娱乐活动,也是重要的宣教工具,不能以雅俗之名,把它约束,把它变成某一部分人的专用消遣工具。

开始时我还不明白父皇所言的深刻含义,今天听你们唱《天仙配》,一下子明白。”

朱轩妮有模有样地唱了起来,“渔家住在水中央,两岸芦似围墙”

俞巧莲在旁边也唱了起来,不过她的唱声很低,完全是托着朱轩妮的声音,带着她的腔调。

“手拿开山斧一张,肩驮扁担上山岗.庄稼之人不得闲,面朝黄土背朝天.读书之人坐窗边,勤学苦思日夜忙人间天上不一样,男婚女嫁配成双。

霞光祥云万丈开,飘飘荡荡下凡来。

神仙岁月我不爱,愿作鸳鸯比翼飞。”

朱轩妮在俞巧莲的带领衬托下,唱完一段,满意地朝俞巧莲点点头,继续说。

“这一段就非常的,非常的.”

她转头看向杨金水,渴望的眼睛忽闪忽闪地眨着。

“有生活气息。”

“对,杨公公不愧是跟随父皇的老人。

这段唱词非常有生活气息。

渔、樵、耕、读,简单描述一遍,却栩栩如生。

打鱼砍柴、耕地读书,还有男婚女嫁,都是老百姓们日常生活要遇到,也是他们非常关心。

才子佳人,将相帝王,离他们太远。

黄梅戏里唱的这些,离他们近,他们一定会喜欢。

父皇在第二届大明文艺工作者联合会代表大会开幕式有说过,‘我们文艺工作者,要创造和演出的文艺作品,一定要是百姓群众们喜闻乐见的。

要深入浅出、言近旨远。

不要老是把文艺作品分成三六九等,非要分成高雅粗俗。

什么是高雅,什么是粗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我为红楼来诸天从欢乐颂开始快穿之我在年代文里抱大腿大龙挂了太古战神世嫁黄金遁绝世武侠系统少年王梦回大明春从亮剑开始搞军工三界独尊美漫世界霸王轨迹灵气复苏:从小奶虎进化成禁区兽皇!醉枕江山苟在四合院捡漏我在决斗都市玩卡牌我家青梅有点甜星河大帝神级反派快穿被男主养成的那些日子藏锋震惊!开局一片地,暴击出奇迹我就是神!天启之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