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棍子文学网】地址:https://www.exowx.net
“语文过了,自然就是数学,它和语文是我们教育中最最基础的两门学科。
不过嘛,对于数学想必爱的人多,恨它的人更多。
毕竟能学会的真是看一眼就能学会,学不会的真是怎么都学不会。”
“当初我读书时虽然谈不上数学特别差,但是想要学好数学还是花了不少的功夫的,现在看见这些数字都还是觉得有些头大。”
姜宛一边吐槽,一边对着镜头翻开数学书。
而天幕下的大多数人在见到展开的数学书后也瞬间脑子“嗡嗡嗡”
了起来,为什么又是一大堆奇怪的符号,这后世的文字改变那么多吗?
特别是朱元璋更是直接吐槽出声,“对对对,就是这些奇怪的符号,刚才天幕扫过整个书店时,咱就去看过这本书,封面倒是花花绿绿甚是好看,结果咱想仔细看时发现一个字都看不懂。
原来这竟叫作数学,这后世怎么发明了这么多奇奇怪怪的东西。”
唐贞观,在经历最初的迷惑后,李世民敏锐地察觉到这数学大概率就是他们如今的明算科。
唐朝的科举并不像后世那般只设置四书五经,而是分为六科,即进士、明经、秀才、明法、明书、明算。
只是大多数学子都更加重视进士科,他给进士及第的学子们的官职也更加高些,明算科的学子们多半就是一个小官职打发了。
可依这姜宛的意思,明算竟那般重要吗?这不就是平日里算算账吗?怎么可能比之治国之才还重要呢?
唯一能看得明白书上那些符号究竟是什么的依旧是康熙。
康熙本人十分聪慧,再加上宫廷中有西方传教士,在汤若望、南怀仁的教导下,他跟着学习了西方不少的科学知识。
别说这些简单的数字,他甚至还学习过欧几里德的《几何原本》、巴蒂斯的《实用和理论几何学》,甚至代数等等,他甚至还亲自参与编撰了《三角形论》、《陈厚耀算书》。
因为康熙对数学有着浓厚的兴趣,他甚至要求太子及各个皇子也要学习数学。
哪怕政务繁忙,他偶尔也会去上书房为皇子们亲自讲解几何原理。
但此时康熙的心却更加凉了,这后世这般重视数学,将其列为基础科目,想必是为后世的发展有着重大作用。
而他明明已经探究到了宝山的冰山一角,却从未重视过,让大清硬生生错过了这么重大发展机会。
真是可笑!
第45章第45章数学的重要性
看了这么久的天幕,大部分人不再像之前那般无知。
特别是在见到后世的繁华后,部分人也有了些“自卑”
,相信后世的做法肯定有其道理,只是大部分人依旧理解不了这算学为什么会成了所谓的基础学科。
诸朝帝王都不是委屈自己的人,有这样的疑问自然直接在弹幕里开问。
【掌上明猪:算术为何那么重要?除了管账之外我实在是想不出算术用在哪。
】
【七世纪最强碳基生物:这算术不过是算算账罢了,只需要部分人会就行了,为何要教所有的人学呢?】
【开局一个碗:咱也是这么想的。
】
……
姜宛看着弹幕上的这些疑问,虽意外但也不意外,毕竟这群人之前问过了太多离谱的问题。
不过除了他们以外,现在也有不少人有着这样的问题,特别是学生们在学数学学得很痛苦之时常常发出灵魂疑问。
姜宛的数学不好不坏,但初高中学得痛苦之时,她也常常焦头烂额,恨不得将数学逐出基础学科。
只是等她到了大学后,终于不用在学习数学后,反倒对数学有了比较客观的认识。
“的确对于我们大部分人来讲数学就是平时算算账,很多人觉得高中学的函数、几何那些工作之后就基本上没什么用了,我曾经也那么觉得,不过后来在看过一些资料后就知道为什么数学会成为基础教育里最重要的一环。”
“首先,数学也为这些科学提供了可以科学量化的工具,如果没有数学的话,比如,形容一座山那就只能说山很高,但是有了数学,我们就可以具体描述山有多高。”
“其次,往大了说数学是所有学科的基础,想必大家都学过物理、化学等等,如果大家不学数学,那些公式什么的根本都解不了。
读大学后,如果选的是理工科,那么大一首先学习的就是高等数学,微积分,我们甚至可以说现代科学的发展全都离不开数学的进步,而华夏近代的落后是从整个科学体系的落后,其中自然也包括数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