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棍子文学网】地址:https://www.exowx.net
洪升得到市政法委书记刘萍的指示,不惜一切代价阻止李威拿到证据,同样可以不惜一切代价带走云扬,只要单独控制,那就有太多种可能让他发生意外,至于李威,同样惹怒了这些人,为了自保,不惜把他一起干掉。
凌北市花苑一期,市内的顶级豪宅,住在里面的都是大人物,云扬恰好在里面有一套别墅,从城外返回的车子靠近,但是并没有直接开进去,而是绕着北苑转了一圈。
“他们在转圈。”
区分局和刑侦支队的人已经提前赶到,盯住......
朱远航在西北民族地区的调研工作持续了整整两个月。
这段时间里,他和团队走遍了高原的多个村落,深入牧区、学校、卫生站,倾听群众的声音,记录基层干部的困惑与建议。
随着工作的推进,一个更深层次的问题逐渐浮出水面??尽管国家近年来对民族地区投入了大量资源,基础设施建设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治理效能并未同步提升。
许多政策到了基层,执行起来往往“水土不服”
,甚至出现“上热中温下冷”
的现象。
一次座谈会上,一位藏族老教师直言不讳:“我们这里不是缺资金,也不是缺项目,而是缺乏真正懂我们文化、能跟我们沟通的人才。
很多干部不懂藏语,不了解我们的习俗,开会都靠翻译,怎么谈信任?”
这句话深深触动了朱远航。
他意识到,治理现代化不仅仅是制度设计的问题,更是人的问题。
没有一支既懂政策、又懂民情的基层干部队伍,再好的政策也难以落地生根。
回到省会后,他立刻召集团队召开专题会议,提出要推动一项新的改革试点:在民族地区建立“双语干部”
培养机制,并探索“本地化治理人才储备计划”
。
“我们要做的,是让政策不仅听得懂,还要说得通。”
他说,“只有让本地人参与治理,才能真正实现治理的有效性。”
这项提议很快得到了省委的支持,并被纳入新一轮改革试点方案。
随后,朱远航亲自带队前往省委党校,为即将赴基层任职的年轻干部讲授一堂特别的课程。
课堂上,他结合自己在青岭的经历,讲述了如何与群众建立信任关系,如何在尊重文化差异的基础上开展工作。
“治理的本质,是理解,是共情,是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
他说,“尤其是在民族地区,这一点尤为重要。”
课后,一位年轻的藏族学员激动地走上前:“朱书记,我以前总觉得做干部就是听命令、抓落实。
听了您的课,我才明白,真正的治理是要用心去做的。”
朱远航拍了拍他的肩膀:“只要你们愿意扎根基层,真心实意为群众办事,这片土地就一定会回馈你们。”
这番话,在场的几十名年轻干部无不为之动容。
几天后,朱远航接到中央办公厅的通知,邀请他参加一场关于“新时代民族地区治理现代化”
的高层座谈会。
这次会议将由国务院领导主持,旨在总结各地经验,研究制定更具针对性的政策措施。
他知道,这是一个难得的机会,可以将自己在西北看到、听到、感受到的一切带入更高层面的决策视野。
座谈会上,当轮到他发言时,他没有照本宣科,而是开门见山地说:“各位领导,我想先讲一个真实的故事。”
接着,他讲述了在塔尔沟村的一次走访经历??那天,他走进一位藏族老人家中,发现老人家里没有自来水,做饭还用的是牛粪炉。
“老人问我,‘你说的融合发展,能不能让我们喝上干净的水?’我当时心里很沉重。
我们做了那么多事,为什么最基本的饮水问题还没解决?”
会议室里一片寂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