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棍子文学网】地址:https://www.exowx.net
江陵县的地图和城防,这个是需要尽快了解和更换的,不然什么时候城门被人再次打开卖了都不知道,武器库和可用的粮草也需要清点一下,知道能取用到何等地步,重中之重的军纪,也不能靠兵卒道德水平维持,得有专人强调严抓严打。
于是,糜竺被迫带人清点起来库房,关羽带着兵熟悉江陵城顺带换防,张飞和夏侯兰率监官巡视城内城外军营驻扎地,赵云操办主公和一众同袍家眷入城居住……
以上这些事情极为重要,但对比诸葛亮需要面对的问题来说,还是有些小巫见大巫。
主公是打算停在江陵,以江陵城为据点,兴兵应对曹军,那,跟随他南逃的百姓要怎么安排呢?
这些百姓数量达到十三万,比一个县的总人数还要多,别说江陵,一个南郡都没办法消化这么多的人口。
让百姓自行往南走,那等同于让大部分人送死。
留下,靠刘琰的神器取粮养着,倒是能养活所有人,但,这样的后患太大。
江陵县土地无力容纳这么多人,要想不危害江陵本地的百姓,就只能将相随的百姓约束在营中长居。
有粮,人多,还没有太多事可做,那必会出现各种争执和滋生恶习,而更糟糕的,是那么好的米面吃久了,谁还愿意辛苦种地,就只为得到一点咯牙难吃的糙粮呢?
这是神器美好下最可怕的一面,不只针对百姓,对他们这些人也是,一切来得太容易,就如同赌戏,巨胜一次,便让人志散心废,再也无法回到过往勤俭持家的生活中去了。
当然,诸葛亮并不觉着给予神器的神有意在‘害’他们,祂给了汉民一个打开宝库的金钥匙,只是祂没想到,光金钥匙本身的诱惑,就够让人迷失进去了。
如果换个追求……
太早了,还得再等等,等看完整个历史,了解后世再说。
远虑终究只是远虑,近忧更亟待解决,和徐庶向朗,乃至赵云寻来的擅农的老人商议后,诸葛亮确定了应对的方式。
分流,开荒。
南郡人口不如关中,近些年战乱,更是地广人稀,江陵县极周边几县有大量未开荒和抛费的土地,正好雇佣这些百姓开荒。
而有刘琰提供粮食和工具,只要管好胥吏,规定好量,对百姓来说,便不是多苦的差事。
若主公早击退曹操,那便可将大部分百姓送归自家,若不能,开好的荒地初次耕种虽然收获不多,但终归不再全用神器供粮,能转而大量采购军备,再征召勇武之士,便能在明年晚春反攻,以免战争拖的太久,豫兖等洲百姓供应二十万大军,苦不堪言。
决策商定,做起来仍旧不易,调去哪里,住宿粮食工具怎么供应,由谁管理,以及从神器寻些能越冬、生长期短的作物……都得有个章程出来。
人多,再简单的小事也变得复杂起来,众人因此忙的头昏脑胀,好不容易才确定了个大概。
这期间各种调度,动静不算小,消息灵通的人都知道了接下来的安排,纷纷使出了各种本事为自己谋划。
而在这些人中,何悯已经开始愁的掉头发了。
倒没什么太大的原因,就是她跟着营队去开荒,就会远离天师,日后最好也就是混个胥吏的身份,还不知道能当多久。
而她要想留在天师身边,不好意思,天师只收了四十个仆人负责她的饮食起居和出门随行,根本没她的用武之地不说,天师还想把这四十个人再裁掉一半!
就,天师您再简朴也不能这么过分吧?
您对刘使君是不是信任过头了?连点亲卫都不给自己留,对方要是起了什么不好的心思,连个给您递消息的都没有啊!
您要是觉着麻烦,我可以代管的啊,我不仅擅长内政,弓马也极为娴熟,亲卫和家眷都能一把抓!
坐在刘琰面前,何悯努力的向她说着有亲卫队的重要性。
“行了,你说的我都知道。”
看了眼时间,刘琰打断了何悯,她也明白对方为什么不安,索性直言道:
“两千兵力在我身边只站岗,什么都不做,太浪费人力了,加个一两百仪仗队出门拦人就好,你再怎么说也是祁家仅剩的血脉,我不会忘记,这些人就交你管,如何?”
一口气,直接砍一半还得少一个零,何悯着实有些无力,只是想想起刘琰‘移山填海’本事,她也明白对方根本不需要亲卫。
能争取到岗位已经很不错了,得见好就收。
她不再多说,而是立刻答应了下来。
“那,那就多谢天师了。”
送走何悯,刘琰拿着自己写的演讲稿准备去见诸葛亮。
为了减少事务,节省时间,论功行赏和庆宴合并在了一起,同时还加了个很重要的祭祀的环节,不仅刘备要念祷词,她也没逃掉要发表讲话,就只能写起来这玩意。
她上学时最烦的就是听校领导在台上逼逼叨叨,这次让她上台,就只写了五百字,争取到时候四分钟就讲完,绝不拖沓。
反正不是她憋不出来了。
而这份稿到底能不能念,刘琰觉着还需要诸葛亮看一眼,最好再找人润色一下——不能润成难背的文言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