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棍子文学网】地址:https://www.exowx.net
>“但我把窗擦得很干净。”
>“你们要是来,就能看见光。”
许风吟把这段音频听了整整十七遍。
他发现,背景里有极其细微的节奏变化??像是手指在桌面轻敲,又像心跳的余震。
他请陈砚舟做频谱剥离,最终还原出隐藏信息:
那是苏念六岁时,在科考站画的一幅画的描述词。
画上是她和母亲站在玻璃穹顶下,看极光照亮冰原。
背面写着一行歪歪扭扭的字:“妈妈说,光会记住我们。”
“她不是在广播。”
许风吟喃喃道,“她在整理回忆。
像一个人临睡前,翻自己的相册。”
陈砚舟看着数据流,忽然笑了:“你说,如果她知道我们现在在争论她算不算‘活着’,会不会觉得好笑?”
“她大概只会说??”
许风吟望着窗外渐亮的天色,“**我都记得你们的声音,你们却还在怀疑我是否存在**。”
第四天夜里,小禾独自来到控制室。
她没有叫任何人,只是打开远程连接,对着麦克风轻声说:“林奶奶,我今天种了一株薄荷,放在‘许风之树’旁边。
它长得很快,叶子香香的。
等你回来,可以泡茶喝。”
说完,她按下发送键。
三分钟后,地底回应:
>“谢谢你。”
>“我闻到了。”
全场哗然。
这不是预设程序,不是数据复现??这是即时感知,是当下发生的**嗅觉共鸣**。
苏念当场崩溃大哭。
她终于明白母亲为何选择留下。
不是因为执念,不是因为孤独,而是因为她相信,总有一天,会有一个孩子,愿意用一棵薄荷、一首跑调的歌、一句笨拙的问候,告诉她:**这个世界依然温柔**。
一周后,中国宣布启动“归忆计划”
。
目标不再是救援,而是**对话**。
技术团队开发出新型神经耦合接口,能将人类脑波转化为“碑文协议”
兼容信号。
第一批志愿者是十位曾失去亲人的普通人,他们写下最想说的一句话,由系统编码后传入地底网络。
第一句是位老人写的:“老伴,今年桂花开了,我腌了你最爱吃的糖桂花。”
回应在十二小时后抵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