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棍子文学网】地址:https://www.exowx.net
nbsp;nbsp;nbsp;nbsp;“看谷根——”
nbsp;nbsp;nbsp;nbsp;清亮的嗓音远远扩开,中气十足,让弯腰劳作的农民齐齐停下动作。
nbsp;nbsp;nbsp;nbsp;农事官虽是九品下官,却是满朝文武里少有的能直达天听的官职,何况他们平日兢兢业业,全无私心地帮着百姓耕种,一应农具、种子、肥料等东西也都是由他们统一低价收购、低价出售或租赁,可以说每个农户都受过他们的恩典。
因此听到他们的“大喇叭”
后,几乎所有人都暂停忙碌,就近拔出一把谷杆,查看底下的根系。
nbsp;nbsp;nbsp;nbsp;往南跑的农事官擦擦脸上的雨水,在南田边际停下,不顾田间湿泥,抬脚就跳了进去,双手各抓一支谷杆用力拔起,连泥带水地掀出两片网状根系。
nbsp;nbsp;nbsp;nbsp;淮河稻谷的根是细长的絮状,连片而长,虽然不过巴掌大,却长得密密麻麻,风都透不过,正常情况下为深黑色,黑得越干净,稻谷品质越佳。
nbsp;nbsp;nbsp;nbsp;下等稻谷黑如夜,中等稻谷黑如墨,上等稻谷黑如玉。
nbsp;nbsp;nbsp;nbsp;夜幕虽暗,却有杂质。
墨水虽黑,却太冷沉。
唯有墨玉色剔透纯净,可当上品。
nbsp;nbsp;nbsp;nbsp;下等稻谷是百姓口粮,数量最多,中上等稻谷能做军粮,数量较少,但每亩田都能稳定长出十到三十斤。
nbsp;nbsp;nbsp;nbsp;然而此刻呈现在农事官面前的谷根,却是浓稠的黑红色,网状根系有一半烂在了雨天的泥水里,在地下沤出腥涩怪味,让农事官瞬间变了脸色。
nbsp;nbsp;nbsp;nbsp;“这个根怎么变成这种颜色了?”
nbsp;nbsp;nbsp;nbsp;“根都烂了,谷还能吃吗?”
nbsp;nbsp;nbsp;nbsp;附近的农民惊呼,四处回响着窃窃私语声,音量渐大,雨声也跟着变大,将其压抑成晦重濡湿的棉云。
nbsp;nbsp;nbsp;nbsp;农事官扔下谷根,沉着脸,从谷杆上揪下两颗谷粒放入口中,牙齿磨开谷皮,只咀嚼一下,苦涩腐烂的味道就在舌尖炸开,令他整张脸皱成一团。
nbsp;nbsp;nbsp;nbsp;他“呸呸”
几声,吐干净谷粒,残存的苦味却仍在挑动他紧绷的神经。
nbsp;nbsp;nbsp;nbsp;他仰头看着阴沉的天,雨仍在下,而且越来越大。
nbsp;nbsp;nbsp;nbsp;这一幕只是缩影,整个淮河区域同一天都在发生相同的事。
nbsp;nbsp;nbsp;nbsp;十月十九,帝京又是阴天。
nbsp;nbsp;nbsp;nbsp;十月十六日开始,沈青池力排众议,在明面上动用了战时的加急驿站,与淮南淮北两地进行通讯。
nbsp;nbsp;nbsp;nbsp;实际上驿站只是幌子,用以掩护连雨年的织罗傀术。
nbsp;nbsp;nbsp;nbsp;织罗傀术日行千里,不拘材料,虽然是一次性术式,但一只足以担负一个来回的传讯任务,弄起来也不费什么事。
nbsp;nbsp;nbsp;nbsp;连雨年已经打了四天螺丝……不是,做了四天织罗傀儡,虽然算不上不眠不休,却也体会到流水线工人的麻木疲劳,脑神经都快僵化停摆了。
nbsp;nbsp;nbsp;nbsp;好在他的付出卓有成效,帝京与淮河区域的无缝对接,最大程度提高了朝廷的办事效率,并第一时间发现了问题的根源,在局势失控之前,沈青池便带着一朝廷的聪明人对症下药,制定出了好几套计划。
nbsp;nbsp;nbsp;nbsp;“丹先生,歇歇吧。”
择青端上茶水,看着连雨年上下翻飞,却不如前几日灵巧的素白手指,不免有些心疼,“您昨儿手就抽筋过一次,陛下差点把安和殿掀了。”
nbsp;nbsp;nbsp;nbsp;连雨年甩甩半麻的手腕,拿起一张裁成桃花状的花笺:“没事,我再叠两个就去休息。
陛下那边什么情况?”
nbsp;nbsp;nbsp;nbsp;“已经商讨到淮河决堤的部分了……”
似乎觉得这个话题不太可能成为现实,择青顿了顿,“多亏有您的织罗傀儡打通信路,若非如此,以帝京到淮河的距离,待您的提醒送达淮南淮北,今年的稻谷基本已经收完了,再找到端倪也晚了。”
nbsp;nbsp;nbsp;nbsp;收割完毕后,农事官们一般不会特意去看谷根情况,都是一把火连着谷杆烧成灰,再淋一些水,让它们烂在地里,为明年的春种沤肥。
nbsp;nbsp;nbsp;nbsp;倘若真是如此,让腐烂的谷根和谷根内的东西沁满农田,势必会影响地力以及明年的耕种,而这批有问题的稻谷若是被百姓吃下、被运往南疆和漠北做成军粮,同样遗毒无穷。
nbsp;nbsp;nbsp;nbsp;而且,现在最可怕的是农事官们找不到谷根腐烂的原因,不知道腐根稻谷会对食用者的身体有何伤害,以及导致稻谷出现问题的根源。
nbsp;nbsp;nbsp;nbsp;不是他们不想找,而是忙不过来。
nbsp;nbsp;nbsp;nbsp;淮河稻谷出事,毫不意外地引动民情沸腾,农事官们首当其冲,被民愤卷动着,光是安抚百姓就花光了他们的精力,若非朝廷早早得到消息,先调送一批粮食过去赈济应急,又向漠北军中调了五千人过去镇场子,这会儿还不一定发生什么。
nbsp;nbsp;nbsp;nbsp;沈青池治下的大盛纪律严明,官军效率极高,连雨年为他弥补信息往来的短板后,便有幸看到了与前生相似的救灾场景——快速动员、高效部署、面面俱到。
nbsp;nbsp;nbsp;nbsp;扔下最后一只织罗傀儡,连雨年活动指节,在滞涩的“咔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