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棍子文学网】地址:https://www.exowx.net
秦远朝厨房瞅了一眼。
发现这厨子他认识,正是刚送他两条大黄花咸鱼的钱师傅。
看来这位没说吹牛,他手艺真比胡师傅强。
钱广润也瞧见了秦远,心里一阵惊讶。
今天这私宴,马科长可说了,来的都是亲戚,这秦队跟马科长关系不浅呐。
随着钱师傅把菜端上桌,一大家子加秦远,围在大桌边,好不热闹。
同为侦察兵出身,马建国和秦远天然亲近,主动坐到秦远身边,想和秦远说说,当侦察兵的战斗生涯。
马家老太太坐主位,笑呵呵说道:
“都是自己人,大家想吃什么自己夹,用不着那么多的规矩。”
顿了顿,她特意问秦远一句:
“小秦,钱师傅做的川菜一绝,能吃辣吧?”
“可以的。”
秦远连忙点头。
这老太真会区别对待,我不能吃辣,她却一次都没问过我...陈庆在对面看得一阵妒忌。
不过他长袖善舞,脸上堆笑道:
“老太太发话了,那建华哥、姐夫,咱们举杯开饭。”
说完,他瞥了眼秦远苍白的脸色,眼珠贼溜溜一转。
秦远跟着举杯,几轮下来,神色如常,唯一让他诧异的是,马建国那小舅子,在酒席上能说会道,老是劝自己喝酒。
那就喝呗。
有储物空间在,秦远酒量1000升打底,喝不死他。
席间的气氛其乐融融,王红吃了口菜,放下筷子,见二儿子在那老实扒饭,忍不住问道:
“卫安,你快要分配了,想好要去哪了吗?”
马卫安抬起头,朗声回道:
“国家正在为大力发展农村生产力开辟道路,鼓励知识青年下乡,学校给了我三个分配方向。
一个在沪城乡下,一个在桂省乡下,一个在晋省太行山区的大寨公社,我也拿不准去哪个。”
上山下乡,最早55年提出,像这会北大荒便有不少知识青年。
秦远听得暗自惊讶:
还是这年代的政法大学生金贵,毕业包分配,还给多种选择,后世选调生跟这一比,提鞋都不配。
像马卫安这种知青下乡,干部起步,比66年以后的知青,强了不知多少。
陈庆喝的有点多,脸色发红,当即出声说道:
“卫安,听表舅的,当然是选沪城乡下,生活条件相对好点,离家近,好帮衬。
那偏远农村,生活太艰苦啦,很多家庭穷的连裤子都穿不起,不是好选择。”
呃,穷的连裤子都穿不起...让秦远不由想到某金姓作家,他好像也说过。
王红听得暗暗摇头,瞥到一旁欲言又止的秦远,不由笑问:
“阿远,你马叔说你是员福将,你觉得呢?”
秦远看了眼在认真倾听的马卫安,对他的第一印象还不错,温声说道:
“如果给我选,选大寨公社好,老人家关注过这个。”
60年代最响亮的口号:农业学大寨,肯定得选这个,沾点边,受用一辈子。
大寨公社如今默默无名,但估计要不了两年,就会立为全国正面典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