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棍子文学网】地址:https://www.exowx.net
的民生支援模式。
而在东北,“姐弟灶”
的刘桂芳也没闲着。
她听说南方缺人手,立刻组织学员成立“北援炊事班”
,每人捐出一个月工资,购买保温桶和燃料,准备南下支援。
临行前,她在老街口摆了三天流水席,请全街街坊吃饭。
“这是我教的最后一课。”
她说,“做饭不只是为了赚钱,更是为了扛事。”
这群来自哈尔滨的女汉子,顶着南方酷暑,连续半个月为施工队员送餐。
她们做的不是精致菜肴,而是热腾腾的糙米饭、炖豆角、腌萝卜条??朴实无华,却暖胃暖心。
与此同时,西北的古丽娜也没落下。
她发动牧区妇女编织羊毛袋,用来包裹净水设备,防止冻裂;又教孩子们用废旧油桶改造成太阳能加热桶,提升冬季出水温度。
“你们看,困难从来不是终点。”
她在视频连线中笑着对李哲说,“它只是提醒我们,该换种方式点火了。”
时间进入深秋,“乡村厨房改造计划”
已落地八十七所学校。
标准化食堂陆续建成,配备了冷藏柜、消毒柜、防鼠设施和专业厨师。
更重要的是,每间厨房墙上,都挂着玉喃爷爷送来的剪纸作品??那一幅幅手工剪出的灶台、烟囱、饭锅,在阳光下透出温暖的光晕。
某日,李哲接到教育部来电:“我们想把你们的厨房标准定为全国农村学校食堂建设参考模板,可以吗?”
他沉默良久,答道:“可以,但请不要提我的名字。
也不要把它当成政绩工程。
如果哪天检查组走了,饭菜凉了,那就什么都不是。”
对方久久未语,末了只回了一句:“您说得对。
教育的本质,是让人活得有尊严。”
冬天再度降临,七号院迎来了第十届年会。
没有豪华酒店,没有明星助阵,场地就设在学校食堂。
百余名来自全国各地的合伙人围坐在一起,桌上摆着各地特色菜:云南酸汤鱼、东北炖粉条、新疆抓饭、江西拌粉……
李哲端着一碗白粥走上台,全场安静。
“十年前,我只想开一家干净的餐馆。”
他说,“后来我发现,饭桌连着人心,灶火映着世道。
我们做的不是餐饮,是底线??让孩子吃得安全,让老人吃得安心,让打工的人吃得像个人。”
他环视四周:“有人说我们太理想主义。
可我觉得,当现实太冷的时候,总得有人多烧一把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