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棍子文学网】地址:https://www.exowx.net
李哲挽起袖子,亲自掌勺。
他一边搅动锅里的粥,一边讲起三十年前东北大雪封山的事:“那时候交通断了半个月,屯里的粮快见底,老太太们就把陈年豆渣、玉米芯磨碎掺进饭里。
吃着扎嘴,可没人饿死。”
一个来自甘肃的女孩低声问:“老师,我们现在有饭吃,为什么还要学这些?”
李哲停下勺子,看着她:“因为你不知道明天会不会轮到你救人。
灾难不会挑日子,但它会记住谁准备好了。”
话音未落,门外突然响起急促的敲门声。
来的是刘桂芳,肩上还搭着条毛巾,显然是刚从火车下来就直奔这里。
她脸色发白,声音却硬:“东北出事了。”
众人一惊。
“松花江支流上游化工厂泄漏,污染带正在往下游扩散。
沿岸六个乡镇的饮用水源全停了,学校食堂断水三天,孩子只能干啃馒头。”
她掏出一张皱巴巴的地图摊在案板上,“最严重的是柳河镇,那儿的地势低,污水滞留时间最长。”
李哲盯着地图看了许久,忽然问:“当地有没有砂石资源?”
“有!
河边全是鹅卵石,还有黄沙。”
“那就建应急过滤站。”
他转头对谭静雅说,“联系古丽娜,调两套模块化组件过去;再通知江南水务,派一支机动队,带快速检测试剂盒。”
“可这次不是山区,是平原人口密集区。”
阿依娜提醒,“影响范围可能上千人,处理速度要快得多。”
“那就用‘蜂窝式部署’。”
李哲抓起笔,在纸上画了个示意图,“以中心村为枢纽,辐射周边五个自然屯,每个点建小型砂滤+活性炭组合装置,统一标准,分头施工。”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全场:“我要亲自去。”
“你刚从云南回来才十天!”
刘桂芳急了,“而且那边气温还在零下,地面冻得跟铁板一样,你怎么挖?”
“正因为冷,人才更容易出问题。”
李哲平静地说,“脱水、腹泻、老人心脏病发作……这些都不是等得起的病。”
当天中午,七号院发布紧急通告:“启动‘北境净水’二级响应,请各区域技术组待命,志愿者报名通道开启。”
不到两个小时,三百多人报名。
其中有工程师、退伍军人、乡村医生,甚至还有两名退休地质队员主动请缨。
傍晚,李哲召集骨干开会。
桌上摆着卫星图、气象数据、物资清单。
他指着投影屏幕:“我们的窗口期只有七天。
第七天之后会有一次强降雨,可能引发二次污染。”
“时间太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