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棍子文学网】地址:https://www.exowx.net
nbsp;nbsp;nbsp;nbsp;洛北早知道他要拿这份奏疏来说事,立刻答道:
nbsp;nbsp;nbsp;nbsp;“魏相公,当年狄公写《罢四镇疏》时,大唐刚刚克复安西四镇不久,却在陇右边境被吐蕃击败。
那一战,我军死伤惨重。
战争结束之后,吐蕃人甚至将我死难将士筑成京观,炫耀他们的武功。”
nbsp;nbsp;nbsp;nbsp;魏元忠点了点头。
他还记得,当年女皇为了那场惨败大发雷霆,将主兵的宰相娄师德贬斥出京,又将主将王孝杰贬为白身:“你年纪虽小,这些事情倒是记得清楚。”
nbsp;nbsp;nbsp;nbsp;洛北轻轻一笑,魏元忠哪里知道,当年狄仁杰写这封奏疏的时候,他就站在旁边给狄仁杰磨墨:
nbsp;nbsp;nbsp;nbsp;“当时狄公上奏,是因为陇右军队死伤惨重,陇右百姓需要休养生息,可又屡屡为吐蕃侵扰。
他希望早日促成和议,能使百姓安居乐业而已,并不是真的要弃地弃民。”
nbsp;nbsp;nbsp;nbsp;洛北说罢,又俯身在地图上标出几处关隘:
nbsp;nbsp;nbsp;nbsp;“可如今是吐蕃屡屡战败在先,向我们求和。
我们要是遂了他们的心意,把九曲之地抛弃,或许可以节省一时的钱财。
但弃守九曲及九曲以西修建的堡垒和受降城,便意味着过去的投入全部打了水漂。
而吐蕃却可以轻易入犯我朝临洮、兰州等地,朝廷要防御吐蕃,便要增兵,新修受降城——其中花费,远胜今日。
更不要说吐蕃占据此地,侵扰西域,阻绝商道,来自胡商的税收也会减少,这收入一年可有三百万钱。”
nbsp;nbsp;nbsp;nbsp;“不愧是郭元振教出来的下属,果然算得一笔好账。”
魏元忠哈哈大笑,“其实,还有一点你没有提到,倘若吐蕃借此和突厥联手,我西部防线将腹背受敌,连长安都会在他们的威胁之下,这是我等绝不能容忍之事。”
nbsp;nbsp;nbsp;nbsp;洛北点头道:“魏相公深谋远虑,属下受教了。”
nbsp;nbsp;nbsp;nbsp;“只是如今朝中深谋远虑的人实在太少太少。
与我一道回到京城的唐休璟也是知兵的人,他是会和我们站在一边的。
剩下的人里:张柬之那帮人巴不得分掉我们的权力和资源。
武三思那伙人又天天逢迎君上的心意……要赢此局,不容易啊。”
nbsp;nbsp;nbsp;nbsp;魏元忠素来以刚直强硬闻名于朝堂,曾数次受人诬陷被贬而不改其心,但到了这个时候,也不免有“吾道太孤”
的想法。
nbsp;nbsp;nbsp;nbsp;洛北知道他的心事:“属下处理李弘泰案时,曾与时任大理石少卿的桓彦范桓相公有过来往,若魏相公允许,可否让属下去谒见桓相公劝说一番?”
nbsp;nbsp;nbsp;nbsp;“你要愿意吃闭门羹,我是没有意见。”
魏元忠摇了摇头,“家国大事,本来就不该成为大家争名夺利的地方。
他若能被说服,于陇右百姓会是件好事。”
nbsp;nbsp;nbsp;nbsp;洛北笑了笑:“宰辅们各有各的立场,确实不好劝动。
然而与吐蕃和亲这样的家国大事,或许应该召开大朝会群策群力,为诸位相公补阙拾遗才是。”
nbsp;nbsp;nbsp;nbsp;“你啊,还是把朝政看简单了。”
魏元忠以为他忍不住要在大朝会上显摆自己,“就是召开大朝会廷议此事,你一个五六品的小官儿,又怎么可能说得上话?不过这倒是个办法,受制于百官,那些卖国求荣的人也不敢太放肆。”
nbsp;nbsp;nbsp;nbsp;洛北笑道:“魏相公虑的是。”
他当然知道他这样的角色不可能在大朝会上公然挑衅一干宰相——他如今不过是个从五品上的小官,就是搭上了太子的背景,也不可能挑动这群有王爵的大佬。
nbsp;nbsp;nbsp;nbsp;但一旦召开大朝会廷议此事,此事就会闹得沸沸扬扬,朝野皆知。
华夏自古以来就认为“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更何况如今经历了“漠南漠北无汗庭”
的贞观永徽年间的大唐百姓?
nbsp;nbsp;nbsp;nbsp;洛北想要的只有两个字:民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