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棍子文学网】地址:https://www.exowx.net
慕容宣彻也不要他的回答,说完便扬鞭起行,向凉州城外行去。
吐谷浑族人们赶着牛羊和马匹开过浩荡平原,在河滩上掀起一阵阵烟尘。
nbsp;nbsp;nbsp;nbsp;洛北看他神采飞扬,脑海中又响起《敕勒歌》的曲调,但草原上自由自在的日子已经离他很远很远。
他目送吐谷浑族人们许久,又把目光投向了奔流而去的鸣沙河。
nbsp;nbsp;nbsp;nbsp;鸣沙河是黄河的一段,黄河从黑山峡咆哮奔流,在大漠与高山的拥抱中拐了个大弯,桀骜不驯的河水在鸣沙这个地方安静了下来,向东缓缓流去。
nbsp;nbsp;nbsp;nbsp;汉武帝时期,开边移民,鸣沙境内境内始开挖引灌蜘蛛渠,在河心砌石筑堤,引水入渠,把鸣沙变为一片丰饶之土,素有“塞上江南”
的称呼。
nbsp;nbsp;nbsp;nbsp;自此之后,历朝历代,都有官吏对水渠进行修缮和维护。
只是自高宗以来,突厥复国,边患频频:
nbsp;nbsp;nbsp;nbsp;这些自北而南的突厥骑兵,只要一天一夜就能到达鸣沙。
战事频频,这些水渠各个年久失修,为淤泥所阻挡,不能够用于灌溉。
nbsp;nbsp;nbsp;nbsp;洛北这次便是要修复水渠,再开凿新渠,将这鸣沙边地,重新变为富饶的“塞上江南”
。
nbsp;nbsp;nbsp;nbsp;沙吒忠义虽然骄傲,但对凿渠之事情也颇为上心,数日之后,哥舒亶带着洛北向沙吒忠义借调的士兵赶到鸣沙河边。
nbsp;nbsp;nbsp;nbsp;洛北一身便装,已经早早地站在河边,长身玉立,发带飞舞,河水在他脚下向着远方奔流而去,平静缓慢,远远望去,真有几分神仙风度。
nbsp;nbsp;nbsp;nbsp;哥舒亶上前向他道礼:“洛明府,你要的人手沙吒将军让我送来了。”
nbsp;nbsp;nbsp;nbsp;“好。”
洛北谢过他,望了一眼一众士兵:“这……人是不是多了些?”
他只问沙吒忠义借了一千人,这乌压压地望过去,有三四千人之数,这样干活倒是快了,就是他鸣沙府库的粮食不知道够不够发。
nbsp;nbsp;nbsp;nbsp;“沙吒将军知道鸣沙府库艰难。”
哥舒亶见他面露难色,不由得笑着道:“特意要我转告明府,这些人的饮食供给都从他那里走,饷银也照发,绝不让洛明府为难。”
nbsp;nbsp;nbsp;nbsp;洛北拱手谢过他,带着一众士兵们下地干活去了。
nbsp;nbsp;nbsp;nbsp;修筑水渠的第一步是用块石镶砌,修筑与河平行的傍河长堤,堤长数百米,是为了迎水入渠。
鸣沙河水流极大,便要把坝顶修的稍高于渠道所需水位,使河水少时有足够水量入渠,河水多时也可溢出,防止水溢坏渠。
nbsp;nbsp;nbsp;nbsp;第二步是在下渠段临河一面的渠堤上设置退水闸数处,水小则关闸,水大则开闸,使得水量为人所控制,灌溉之水得以满足,多余之水泄入河中,这样渠中的水量便可为人调节,不让太多的水淹了田地。
nbsp;nbsp;nbsp;nbsp;第三步便是在退水闸以下的渠道上修建进水闸(俗称“正闸”
)一座,各支渠口都设有木闸,从干渠分水,斗渠口亦设闸从支渠分水。
nbsp;nbsp;nbsp;nbsp;等这渠道修好了,各地便可以在各处渠上设置木槽,修建排水沟,将鸣沙河水,引入田地,再将多余的河水排出去。
nbsp;nbsp;nbsp;nbsp;有了这三千人帮忙,堆砌堤坝的第一步走得比洛北想象的更快,中午时分,一道堤坝已经粗粗地修整了出来。
nbsp;nbsp;nbsp;nbsp;许平带着衙役们到工地来送饭,正看到洛北挽着袖子在地中搬砖石:“洛明府,这样的粗活你怎么也上手了?”
nbsp;nbsp;nbsp;nbsp;“反正衙门里没有事,我能帮上些忙也是好事。”
洛北擦了擦额头上的汗,往许平那里看了一眼:“我说的那羊肉汤,可帮我准备了?”
nbsp;nbsp;nbsp;nbsp;“知道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