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棍子文学网】地址:https://www.exowx.net
待时机成熟,再逐步推广至中原。
如此,既能避免冲击中原礼法,又能充分发挥女子之才,为我大唐所用。”
nbsp;nbsp;nbsp;nbsp;“宋相公所言甚是,明日开笔,朕便特下诏书,特许安西、北庭等地试行增设女官之制,并在大唐各地增设女学,教授女子。”
李重俊道,“不过洛卿所言之特例,除了安西、北庭之外,还有一处。”
nbsp;nbsp;nbsp;nbsp;他有意卖了个关子,把众人的目光引到自己身上来:“就是宫中。”
nbsp;nbsp;nbsp;nbsp;“禁宫之中,内外隔绝,即便是中书舍人等近臣,也不便常住宫中,替朕操持些常规文书。
不过,纵容宫中妃嫔大肆与外男往来,也不是长久之计。”
nbsp;nbsp;nbsp;nbsp;李重俊道:“朕打算采纳上官太妃之议,在宫中设立专职女官司掌笔墨及内外宫禁之事。
她们不会成为皇帝的妃嫔,而是同宫女们一样,年满二十五岁便可出宫嫁人。
不婚者可留任宫中,教授皇子、公主,并由皇家奉养。
朕会定期在科举中增设女科,供宫中拔擢女官。”
nbsp;nbsp;nbsp;nbsp;他所说的“上官太妃”
正是上官婉儿,李重俊登基之初,便追封自己宫人出身的母亲为孝和皇后,将她陪葬李显陵墓。
又以先皇妃嫔中,唯上官婉儿才高德著,拜为太妃,并立太子妃杨氏为皇后。
这一次元宵殿试,也有上官婉儿的出谋划策。
nbsp;nbsp;nbsp;nbsp;宋璟略略沉吟片刻,平心而论,能以制度约束宫官们,反倒是件好事——宫官因为靠近皇帝,常因得到君主之信而肆意妄为。
譬如斜封官,便是这些女人肆意妄为的产物。
如今有了制度,明了身份,便可保证她们不再会侵夺大臣职权:
nbsp;nbsp;nbsp;nbsp;“陛下能约束宫官,于大唐是件好事,臣愿意赞成,只是有一条,选拔宫官的准则当与大臣相同。”
nbsp;nbsp;nbsp;nbsp;“这是自然。”
李重俊道,“朕也会增设两名女御史监察女官。
宋中丞以为可行否?”
nbsp;nbsp;nbsp;nbsp;“微臣谢主隆恩。”
nbsp;nbsp;nbsp;nbsp;能让刚正的宋璟低头谢恩,李重俊忍不住轻轻一笑:
nbsp;nbsp;nbsp;nbsp;“宋相公不必多礼。
快到子夜了吧?走,咱们出去看烟花。”
nbsp;nbsp;nbsp;nbsp;“陛下。”
兵部侍郎张说开口凑趣道,“陛下还没有告诉我们,这殿试的前三名都是什么人呀?”
nbsp;nbsp;nbsp;nbsp;李重俊“哦”
了一声,又道:“朕请太平姑姑公布如何?宴后朕也会把试卷送到礼部存档,各位王公大臣若有不服的,尽可以去查看。”
nbsp;nbsp;nbsp;nbsp;太平公主笑了一声:“是,臣领旨。”
nbsp;nbsp;nbsp;nbsp;她起身之间,已有宫人自那一叠未被糊名誊录的试卷中找出前三名的原卷,双手交到她手上:
nbsp;nbsp;nbsp;nbsp;“第一名,左拾遗张九龄。”
nbsp;nbsp;nbsp;nbsp;张九龄是广东人,今年刚刚四十岁,他年少时有“神童”
之名,弱冠之年就登进士第,为校书郎,后因曾在复立太子之事上仗义直言,又被拔擢为左拾遗。
在场不少王公大臣都曾与他诗歌唱和,闻言赞叹一声一片。
nbsp;nbsp;nbsp;nbsp;“第二名,监察御史裴耀卿。”
nbsp;nbsp;nbsp;nbsp;这下殿中笑声更响了。
还有不少人纷纷恭贺相王李旦,称赞他“有知人之明。”
倒把人群之中的李旦搞得很是不好意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