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棍子文学网】地址:https://www.exowx.net
魏经理最后只能道:“你还年轻,下次还会有机会的,别急。”
闻慈笑了笑,没什么力气,“谢谢经理,我知道了。”
再次走出经理办公室,一天出入两次,却是截然不同的心境,苏林把手又伸进口袋,摸出最后的一颗糖,递给闻慈,小声道:“你吃。”
闻慈叹着气接过来,含着硬糖,回到办公室,拿自己的软糖分给苏林。
苏林看她一进来就瘫在椅子上,关上门安慰,“我觉得你表现得很好,最好,名额没给你,肯定、肯定是他们眼光不好。”
闻慈听着他笨拙的安慰,无力瘫平,“我接受这个结果。”
不接受又能怎么样呢?
苏林听懂她的言外之意,抿了抿嘴,他笨嘴拙舌不知道怎么说,憋了好半天,生硬地转移了话题,“周四的业务学习,不知道是什么电影。”
……
美工们带着试片证来到一影院的时候,发现这里又大变样。
《长空雄鹰》的海报取代了《基督山伯爵》,题材大变,不变的是精湛美丽的海报水平,他们跟着闻慈苏林上到三楼,还没到试片时间,就先进了两人的办公室。
比起一月份,现在办公室也发生了很大变化。
面对门的椅子上多了个黄绿格子的椅垫,色彩鲜艳,而在椅子背后的状态上,多了两样东西,一是个巴掌的棕色陶土花盆,养着一小颗芦荟,一个是漂亮的玻璃罐子。
“这是什么?”
有人拿起玻璃罐子,惊艳得睁大眼睛。
他吸引了几个人过去,大家围着这个曾经装着水果罐头的罐子,好像看到什么世界名画。
闻慈感觉有点羞耻,咳了咳,“里面是我拿油画颜料画的。”
有人笑道:“有个女同志就是不一样,看看这些小玩意儿,多讲究!”
他们上班最多拿个喝水的缸子,哪像闻慈,还在办公室里养花摆件儿,甚至还铺了坐垫——那黄绿格子的布一看就鲜亮,肯定不好买,她还坐在屁股底下。
闻慈无所谓地笑笑,“这你可说错了,芦荟都是苏林浇的。”
芦荟和盆儿都是孙大妈给的,比起记性时好时坏的闻慈,苏林可细心多了。
他每天早上一来,就先去看窗台上小小的绿色芦荟,再摸摸土,干了浇水,湿了还去问问孙大妈,光着两天就去请教了孙大妈好几回,把芦荟当成自己的事业养。
这颗芦荟长得好,80%的功劳都得归苏林。
苏林不好意思地笑,“还挺好养的。”
事实证明,苏林也和普遍男同志不一样,他的工位虽然不像闻慈那样,有漂亮的水杯和椅垫,但也收拾得干干净净,连椅子腿儿都擦出了木头的原色,没有半点污垢。
办公室有暖气,一进来容易有种闷气,他们时常通风,办公室只有点干净的香气。
大家啧啧称赞着逛了一番,有人好奇地问闻慈怎么画的油画罐。
闻慈没藏着掖着,大大方方说了,大家其乐融融的,不知道谁,笑着说起了培训班的话题,“我可都听说了,优秀学员名单出来了,你们一影院俩人可都上了。”
这话没酸,朝夕相处半个月,闻慈和苏林的水平是大家亲眼可见的。
“我咋没听说消息?你快说说,还有谁!”
“五个名额呢,有闻慈、苏林,二影院的于美工,报社的白画师,还有一个,我想想啊——哦对!
是市里第一纺织厂的画师,好像叫张建业。”
“张建业?这是谁?没印象啊。”
“我也没印象,嗨,才一个没印象的呢,不错了。”
大家心照不宣地笑起来。
出了优秀名单的事儿明显不是谁都知道,也显然的,谁都记得马馆长关于省学习班的那段话,于是有人好奇问了,“那个文化宫学习班的名单出了吗?肯定有闻慈吧!”
最开始提起培训班的人不说话了,瞄了眼闻慈,神情有些尴尬。
距离知道消息过了两天,闻慈已经接受现实,神色十分镇定。
她摇摇头,语气平静,“就一个名额,是于美工。”
于素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