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棍子文学网】地址:https://www.exowx.net
两者并举,刘健谢迁等人不能不重视。
尚未入朝拜官的贡士更不敢轻忽。
士农工商,商为最末。
然春秋名相,同乐毅并举的管仲,为富国强兵,助齐桓公成就霸业,却十分重视商道。
史有明载,谁可强辩?
“小民祖籍宣府,世居涿鹿。
出身乡野,故见识浅陋。
蒙天子之恩,御前奏对,不敢妄言军--国-政-事,唯民生略有拙见,斗胆一言。”
话至此,杨瓒故意顿了顿,重新组织语言。
“圣人言,民为国本。”
“士为国扛鼎,农为国筑基,商人则如江河水流,往来贯通。
水流行经之处,荒漠亦可生出草木。”
“民生之需,衣食为先。
蚕桑棉麻,需商。
农耕稼轩疏以财资,需商。
船货往来流通,自北疆至南地,何者不需商?”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壤壤,皆为利往。
商人逐利不假,然商道亦可聚财。”
杨瓒微微仰头,仍看不清天子的面容,语气却愈发坚定。
“小民斗胆,举圣人之言。
实为民富则财丰,财丰则军壮,军壮而国强。”
“天子圣德,诸公扶鼎,民富军壮,何言国之不强!”
不及十数言,却是微言大义,余音绕梁,久久不散。
弘治帝微微点头,马文升笑意难掩,谢迁未做表示,李东阳仍是一派淡然。
刘健却是微感惊讶。
此子所言,实是暗合内阁欲行之策。
巧合,还是故意为之?
无论哪种,都证明他之前看走了眼。
此子实非暮气沉沉之辈,而是胸怀大才,堪谓立身敦厚,藏锋于内。
他日立身朝堂,必大有可为。
一扫之前惋惜,刘健看着杨瓒,仿佛在看一块未经雕琢的璞玉,目光灼灼。
于天子手中的策论,更是愈发感兴趣。
韩尚书则打定主意,无论杨瓒排在何位,哪怕是二甲末尾,也要同马文升讲明,此子入朝观政,定要分至户部。
不答应?
谢阁老抢了他半两好茶,马尚书抢走的足有半斤!
不答应的话,必过府一叙!
顶着天子和读卷官的压力,杨瓒不骄不躁,侃侃而谈,丝毫不见怯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