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棍子文学网】地址:https://www.exowx.net
徐金昌老脸一红,刚要解释一番,苏文娴已经道:“先生不必顾虑,我正是需要这种对立的状态,越对打,读者越好奇,两家报纸的热度越大。”
“我把马报那边完全交给先生,是相信先生的能力,你放心大胆地去做好了。”
“而星光日报这边也不会对先生手下留情的。”
徐金昌立刻明白,这是表面上要割席的意思,既然想给读者造成对打的印象,那自然是对头了。
可是谁又能想到两家对打的报纸其实都是何莹娴的呢?
这位五小姐果然心里很有谋算。
“好,就依五小姐的吩咐。”
苏文娴见他这么听话,既然当了她的手下,那她也很大方,“我名下有一栋唐楼,位置还不错,先生拿去住或者租出去都行,所得利益也都给太太补贴家用好了。”
但是房产证还是她的,只要徐金昌还为她好好工作一天,他们一家就能住在这栋楼里,还能靠这栋楼挣钱,若是离开了何家,那就别怪她不客气了。
都是拿捏他的手段。
徐金昌何尝不知道,但五小姐的手笔已经很大方了,他为何家工作二十多年,不管是之前的何宽寿还是后来的何宽福可都没想过给他一栋楼来安置他的家人。
从这一点来看,跟了五小姐不亏!
第144章
送走了徐金昌之后,苏文娴又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了。
星光系报业不止有日报、晚报,还有洋文报纸,连在大马等几个东南亚国家也有发行本土化的星光系报纸,旗下除了报社之外还有出版社、印刷厂,以及何家之所以能成为报业龙头最重要是何家垄断了新闻纸行业。
所以老太爷才对报纸的纸张十分敏感,因为何家就是做这个生意的。
像是《明江晨报》就算跟何家的报纸是老对头,但也得乖乖来买何家的新闻纸,何家也不会因为在报纸上总是针锋相对就不跟其他家报纸做生意了,意见不同但是生意得做。
几乎可以说,何家在报纸这个行业上下游一条龙产业都有,因此就算最近名声和发行量都受挫,星光系报纸仍然还是星城报业的龙头。
听起来很牛逼,但是这么多家公司的工作量是很重的,以前的星光系集团其实是徐金昌和大伯两个人一起管理,徐金昌负责报纸这边把控新闻,大伯负责上下游产业整合,俩人配合得很好。
如今都压在苏文娴一人身上,再加上她自己手下还有几家公司,一下子工作量骤增。
她一边干活一边考虑得给自己招几个有能力的助理来分担工作,卖油仔虽然忠心,但是也仅仅是识字,让他做具体文书工作是不行的。
此时她在办公室里工作,卖油仔就在门外搬了个凳子坐着看报纸,看得津津有味的,比她这个老板还悠闲。
自己这几个重要的心腹,陈剑锋替她管着蔬菜公司,冯兰如今被调到了制衣厂,吴国栋和吴晓雨这对父女在塑胶厂,杨港管着机械厂,这几人都不适合跟在她身边做助理。
现在她可用的人还是太少了。
拿出记事本,在备忘录写下:“在工厂内部挑选读书种子送去读书考大学,培养人才。”
揉着发酸的脖子,又继续投入工作了。
这也是她没有让徐金昌离开何家的原因,因为星光系报社这么大的工作量他也一直做的不错,此人很有能力,放他走实在太可惜了,虽然他拿一点公款,但跟他的能力相比,瑕不掩瑜。
苏文娴甚至考虑如果再做几个月还是这么累的话,干脆把徐金昌调回来算了……
好在报社里还有王家表哥王兴业能帮她,他在星光系报社里工作七八年,工作能力出众,人又稳妥,关键他是自己人,用起来挺放心的。
王兴业知道她事情多,报社这边的工作只让她每天审核一下各个版面编辑送上来的稿子。
她一般对娱乐类的新闻没什么特别要求,基本上关于明星和豪门八卦那些新闻她扫两眼就会通过。
不过偶尔看到关于前任未婚夫陆沛雲的花边新闻,负责娱乐版的编辑比她还尴尬,说:“要不然,陆家四少爷的报道以后就不报了。”
苏文娴毫不在意,“没事,不用在乎我,他的花边新闻读者还喜欢看呢。”
毕竟当年陆沛雲可是靠一己之力就能养活半个星城花边小报的豪门浪荡子,后来成了太平绅士之后才收敛了行事,花边新闻少了不少。
但星城老百姓还挺喜欢看他的八卦的,看娱乐版块的广告就知道,壮阳补肾丸是常年老客户。
苏文娴一般对头版的社评会看得很仔细,今天送上来的文章竟然是陆家拍下了最近政府的填海工程项目,星光报社的记者在布政司署门口采访到了中标成功的陆家现在主事的陆沛霖,问了他关于填海造地后的港口有何规划。
陆沛雲介绍了将来这里除了做港口外还会多出大片用地,其中有官地将来会盖医院等官方套话。
这种新闻没有什么好挑剔的,苏文娴看过就审核过了。
安排好了当晚要印刷的报纸内容之后,她才疲倦地下班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