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棍子文学网】地址:https://www.exowx.net
系统自动生成了一份热力图,显示这些情绪的源头,并非集中在展馆内部,而是分散在整个城市的不同角落:公园长椅上相拥的老夫妻、地铁站里为流浪歌手驻足的年轻人、医院病房中握住陌生病人手的志愿者……
“它已经脱离装置了。”
刘璃看着数据分析报告,声音微颤,“心灵图谱不再依赖设备,它正在通过人与人之间的真实互动自我复制。”
李悠南站在窗前,望着夜幕下的城市灯火。
他知道,这场变革早已超出最初的设想。
他们最初只想做一个旅行记录者,想用打卡系统对抗麻木的生活;可如今,这条路通向的,是一个全新的文明形态??一个以共情为基石,以记忆为桥梁,以善意为燃料的世界。
手机震动,是陈启明发来的消息:
>“学姐今天来体验舱了。
她癌症晚期,医生说只剩三个月。
但她出来的时候笑着说,‘我终于不怕死了,因为我知道,我的悲伤有人懂’。”
李悠南眼眶发热。
他回复:
>“替我抱抱她。”
第二天清晨,他召集团队召开紧急会议。
“我们要启动‘火种计划’。”
他说,“把第八境的核心模块拆解成便携单元,分发给全球各地的民间心境站。
不设门槛,不限人数,只要有人愿意成为‘传递者’,我们就把火种交出去。”
“可万一被人滥用呢?”
梁新信担忧,“比如用来操控舆论,或者制造群体狂热?”
“那就让他们试试。”
李悠南平静地说,“但记住,系统只响应纯粹的情感。
虚假的煽动可以激起一时浪潮,却无法维持共振。
真正的共感,骗不了机器,更骗不了人心。”
计划迅速推进。
第一批五十个便携模块由志愿者亲手送达,目的地包括战火纷飞的叙利亚难民营、常年被雾霾笼罩的印度工业城、孤独症儿童聚集的北欧小镇……每一个交接仪式都被录下,上传至公共平台。
一个月后,奇迹陆续发生。
加沙地带的一所临时学校里,孩子们围坐一圈,戴上简陋的情绪传导头带,共同回忆“家的模样”
。
当晚,当地空气质量指数意外下降18%,虽无科学定论,但居民普遍反映睡眠质量提升,噩梦减少。
西伯利亚冻土带,一位老猎人将模块埋入祖传圣地,举行传统祈福仪式。
三天后,卫星图像显示,周边十年萎缩的苔原植被出现复苏迹象。
最震撼的案例来自南非开普敦。
一群街头少年用捡来的零件组装了一个共鸣箱,接入模块后,在贫民窟广场播放人们录制的心声。
那一夜,犯罪率降至历史最低,连警察都说:“今晚的风,好像都温柔了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