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棍子文学网】地址:https://www.exowx.net
李丽和她选的差不多,又挑了一领合适的炕席。
男同志选的就简单了,没选那么细。
张大爷说东西午后用牛车给拉到知青点,炕席自己抗走。
看着这个四方形的箱子,王亚宁想起后世家里那两口箱子,据说是爸妈结婚时的家具,还有两面大镜子。
后来时兴组合家具,两箱子被放到仓房装粮食了。
跑题了。
箱子是普通杨木的,八块钱一个,脸盆架一块钱,木盆大的八毛,小的五毛,凳子八毛,炕席八毛。
王亚宁总共花了十一块九毛钱,炕席钱回去平摊。
现在的钱真是钱啊,后世的钱太毛了,没有安全感。
男同志没买炕席,他们那屋两个炕上都有。
钱胜利帮着把炕席抗回了知青点,王亚宁和李丽赶紧接过,放在外面晒晒。
“得找点旧报纸把炕先铺一下,要不炕席缝钻灰。”
王亚宁对她俩说。
“我这有旧报纸,不知道够不够。”
赵卫红缓过来点,声音大了些。
“先铺着试试,有机会去县里收购站买点,墙和棚最好也糊一下,不然落灰。”
王亚宁还是很有经验的,八十年代东北的农村都是用纸糊棚和墙的。
李丽和赵卫红抬头看了看头顶,高粱杆子吊的棚上还有灰嘟噜挂着呢,黄泥抹的墙不仅挂灰还发暗,不亮堂。
二人觉得王亚宁说的有道理。
最后又扫了扫棚和墙面,清理了一遍炕面,把赵卫红找出来的旧报纸铺上,最后放上新买的炕席。
三人同时送了一口气,终于有地方坐会了。
一鼓作气,打开行李,把被褥拿出来叠好。
王亚宁选了炕稍的位置,李丽在中间,赵卫红怕冷睡炕头。
终于在这安家落户了,下午去了粮食,落了户口,彻底扎根农村了。
老知青大多都赶集去了,午饭就各自对付一口得了,等人全了再研究吃饭问题。
张大爷赶车送来了家具,几个人联手把各自的箱子放在各自铺位对应的炕里边,把衣服叠好放进去,王亚宁东西不多,借机把空间的课本转移一些放在箱子最下面。
拿出原主准备的锁鼻和小钉子,找块石头,咣咣几下就搞定了。
锁好箱子,铺上褥子,王亚宁打算睡一觉,这一路都没休息好。
第5章知青点众人
“这次集上的东西挺多的,我都没逛够呢。”
“农闲就这几天,大家都出来交换物资,没几天又要忙了。”
嘻嘻哈哈……
王亚宁在吵闹声中醒来,看了一眼手表,下午四点多了。
醒醒神,伸伸懒腰,这一觉睡得挺舒服。
穿鞋下地,王亚宁推门走到院子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