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棍子文学网】地址:https://www.exowx.net
尹知州笑道:“我知道你,汴京的罗小员外。
前些年你那《杂文时报》《壬午进士学报》做得好,都传到我们渭州来了。”
尹知州传令下去,要馆驿对罗月止好生照顾。
话是这么说。
但此地不比繁华汇聚的汴京,更不似水土丰饶的江南,吃穿用度颇为粗糙,还是一日两餐,端上桌的不是干巴巴的炊饼就是黏糊糊的汤饼。
偶尔吃个新鲜的,便是一味叫做“葫芦头”
的荤食,是为热油煎过的猪肚大肠,煎熟后与桂皮、脚姜等香料同煮,泡在汤饼里吃,即成州中最常见的解馋荤菜。
按边地的烹调水准,猪下水再怎么处理也会有些腥气,若本就吃不惯杂碎,便更难接受。
罗月止与何钉都还好,只为难了王仲辅一个江宁人,几乎日日食素,不碰荤腥。
馆驿中的小吏颇为尴尬,私下里同他们解释:“早先来咱泾原路的官人和商贾,知州都是亲自传令烹羊宰牛来招待的……但这段时间风声紧,诸位且先将就将就。”
王仲辅:“这是何意?”
相处这段时日下来,馆驿吏人同他们有了几分亲近,便道出了实情。
“前些年打仗的时候,田地不收,榷场也关了,陕西四路的百姓全没了生计,朝廷发下来的军费光养活一百二十万军队都勉强,赈灾济民实在是无力,这些年维持下来,少不了外地行商的支持。”
“中原商贾顶着身家性命的风险往西北送粮食和商货,官府便得好生招待着。
不然顶着西夏人的长刀,谁还敢来这里做生意?您几位官人听听,是不是这个道理?”
何钉应声:“入中制度,连我都听过。”
吏人继续道:“军费当然是不敢动的,便拿衙门用不完的公使钱、还有张知州、藤知州他们自掏腰包的钱财,统统往里垫着,一方面犒劳战场上的军士,另一方面犒劳长途到此的商贾。
各家馆驿莫说葫芦头了,偶尔都能顶上几顿炙羊肉。”
“但前几个月来了个郑戬郑天休,说是位朝廷来的大钦差,到了任地便兴风作浪,非得说官长们滥用公使钱,贪污舞弊,中饱私囊,不由分说便将藤知州都停了职——那藤知州自己家里连块好田都没有,与官兵小吏同吃同住,他能昧下什么钱财呢!”
罗月止的木筷子停在半空。
郑戬素有严明之名,在京中的官声是很好的,却没想到在边塞之地,连馆驿之中的吏人提起他都满口怨言。
“如今到处都在查帐,便委屈各位官人了。”
吏人没忍住,又多了句嘴,“非是我们乱嚼官长的舌头,但这西北地界有多乱,钱粮该怎么使,外头的钦差懂些什么?照我看再这么查下去,必要出些乱子。”
“可不敢乱说。”
罗月止连忙叫他小声。
王仲辅也道:“钱粮珍贵,拿去犒赏军士即可,我们吃穿都足够,不必多费心思。
葫芦头吃不惯,素汤饼滋味却好得很,眼下朝廷正在严查吏治,不必去触这个霉头。”
“我看我还是自掏腰包吧。”
罗月止与王仲辅对视一眼,笑道,“花自己的银两,便怎么都不算滥用公使钱了。”
罗月止这次来渭州,不是为了开分店,而是来卖器具。
陆路运量比水路灵活,他便带了整整五套活字,上亿枚字块儿,连带参考书一起,直接打包卖给渭州的大书商,又赠送了一套活字给州学书院。
西北水深得很,多有藩部外族,民俗俚语皆与中原不同,外地书商不好站稳脚跟,不如提供技术和理论支持,让他们自己去发展。
如今同他们搞好了关系,等以后榷场重开,罗月止若有心在这里做自己家的生意,直接收购或者入股,也比白手起家要稳妥得多。
桃花妆铺的各式妆品,也要在这边塞之地试试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