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棍子文学网】地址:https://www.exowx.net
墨子在一个最有利的历史观察点上,目睹了这场惊心动魄的伟大变革。
那时,铁器的广泛使用,新型生产方式的普及,带来了生产力的巨大释放,带来了GDP的疯狂增长,相对比值远远超出今天的规模与水平,城市化如雨后春笋,到处都很繁华,到处都是有钱人的样子,但毫无疑问,在繁华热闹的背后,穷人更多,贫寒人家更多,平民百姓更多。
墨子说,"
民有三患:饥者不得食,寒者不得衣,劳者不得息,三者民之巨患也。
"
(《墨子
非乐上》)这话并非虚幻想象,而是社会实情--那时候,找不到工作,并不是社会的主要问题,但饥寒交迫,疲惫丧命,却是时刻要面临的可怕威胁。
墨子赶上了,看到了,大声说出了自己的话。
第一次,中国历史上,有巨大影响力的思想者,从民众的角度,发出了穷人的声音,而且是以连续、集束的方式发出。
首先是经济上,也就是生存方面。
《非命上》里,墨子提出著名的"
三表"
论,就是世间任何理论和言论,都得先有个说话的根据和检验的标准。
这个标准,第一是"
上本之于古者圣王之事"
,--也就是较诸历史。
第二、第三,分别是"
下原察百姓耳目之实"
和"
观其中国家百姓人民之利"
。
在墨子的思想里,这是个重要而普适的标准。
即,凡是对百姓有利的,就是应该的;凡是不利于百姓的,就是不该的。
《节用》提出:"
诸加费不加民利者,圣王弗为"
--又花钱,又对老百姓没实际利益的,不干。
《非乐》篇,墨子指出,之所以反对搞那么多大型文艺晚会,反对建那么多超豪华剧院、音乐厅,不是不知道歌剧好听,流行音乐好听,民族唱法好听,而是,那些玩意"
亏夺民衣食之财"
,"
不中万民之利"
,"
将必厚措敛乎万民"
。
--不耗费天文巨资,不耽误正事,"
好听"
得起来么?
《非攻》篇,更是直接从老百姓的利益角度,说明战争的得不偿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