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棍子文学网】地址:https://www.exowx.net
不仅如此,或许完全是意外,破群散党,也使中国有可能自行发展出资本主义的猜想和臆断,沦为一句毫无指望的空话。
甚至,中国社会每每在一些重大历史关头,如甲申三百年,鸦片战争,抗日战争的史籍上,一而再,再而三地出现,"
终因寡不敌众"
的字样,此亦源头之一。
第七部分:谈孔说儒
孔子真是儒家的创始人吗?
孔子是儒家的创立者,这是今天各种书籍、文章,无论正史,还是野叟曝言,众口一词的不易之说。
也是平常百姓习以为常,甚至根深蒂固的概念。
孔子是儒家的创立者,似乎已是板上钉钉的铁律,不容置疑,也没什么好疑的。
但假如我们某日心血来潮,突然问上一句,事实果真如此吗?假如我们还就较了真,来翻查一下跟孔子本人直接有关的原始材料,我们会发现什么呢?--我们会大吃一惊。
在我们司空见惯,熟视无睹,自以为天经地义,最安全,最正常,最没可能出问题的地方,我们一脚踩空了。
翻遍所有与孔子有关的原始资料,没有一本书,没有一个地方,没有一个人,写到过,说过,是孔子创立了儒家,也没有一个人说过孔子创立了儒学。
更为关键和重要,也更让人惊异的是,在孔子与儒之间,似乎藏着一个已被时空和后世人有意无意遮蔽、埋藏的巨大隐秘。
让我们用事实来说话。
先从《论语》说起。
在所有与孔子本人直接有关的书籍中,《论语》毫无疑问是最真实、直接、可靠的孔子言行记录。
但全部《论语》,总共二十篇,四百多条语录,"
全书四百九十二章、一万二千七百个字"
(侯外庐《中国思想通史第一卷
"
维新"
束缚下的孔墨思想》,人民出版社,1957年3月第一版133页),孔子说到儒字的,仅仅只有一次。
这就是在《雍也》篇中,"
子谓子夏曰: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
"
犹如电光火石之一闪而过。
之后,无论是孔子本人,还是孔子那些形形色色,各具特点的弟子,无一人提到过,问及过儒,甚至是与儒字沾边、相关的内容和话语。
这就使得孔子对子夏的这次说话,显然如此突兀而不同寻常。
在《论语
子罕》篇中,起首一条是:"
子罕言利与命与仁"
。
罕言者,很少说,甚至有闭口不谈的意思(见朱熹《四书集注》注解1)。
然而据范文澜先生统计,"
论语里记载讲仁的话,却在一百条以上,其中很多是孔子讲的。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