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棍子文学网】地址:https://www.exowx.net
也就是说,游走和对话,共同构成了《庄子》的书写方式,编织了《庄子》。
对于《庄子》中的对话,尤其是庄子与惠子的对话,人们已经说得很多。
《庄子》,正像是一张蹦蹦床--还是那种特舒服、特好玩的蹦蹦床--什么人跳上去,都能蹦达出自己的花式来。
这里就不追随、重复那些议论和思想了。
但有一个细节,我想,也许不是完全无聊和无趣的。
庄子的文章,机警、恍惚之中,往往掩藏着一种严肃的氛围,让人感到某种由于深刻、抽象,而带来的沉重与沉闷,然而一到庄子跟人说话,节奏和格调即刻变了,变得有些轻松、轻快,甚至有一种挥洒自如的俏皮、油滑和愉悦起来。
"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秋水》)是这样,"
庄子行于山中"
(《田木》)也是这样。
庄子之楚,跟骷髅开头说的话,更是充满了莎士比亚式的智趣与谐趣。
这也许就是真实庄子的某一面吧。
一个严肃思考、作文的人,在实际生活中,倒有可能是个轻松、搞怪的人。
就像一个在舞台上风趣不断的小品演员,面对镜头采访,流露的,却常常是深沉、平静的另一面。
这,也许就是生活的辩证法。
据说,庄子活了83岁,这是个吓人的年纪。
没办法,推断的年龄,都这么长寿。
如此漫长的有涯,不知道孤独的庄子,是怎么打发的。
对话,跟人对话,跟鱼对话,跟骷髅鬼魂对话,说起来,也许还真是个不错的消遣方式。
从这个角度说,《庄子》,也是一部对话体的哲学著作。
冥想
关锋评说庄子,有句闲话,"
他(指庄子)和他同时代的人比较起来,是问题想得很多也想得很复杂的思想家之一"
(《庄子内篇译解和批判》,转引自《十家论庄》)
庄子想的很多,他在想什么?
我们绕个弯,来回答这个问题。
庄子的生卒年,现在一般取马叙伦先生的说法,即公元前369年-286年。
我们来看看,在这段时间,在庄子的有生之年,在中国的战国中期,发生过一些什么样的事。
"
到公元前354年,大国间的战争便爆发了。
"
(杨宽《战国史》,上海人民出版社342页。
以下史料主要取自杨宽《战国史》,不另注。
)
按照推断,公元前354年,庄子已是个15岁的少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