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棍子文学网】地址:https://www.exowx.net
又若何呢?--你不能说这之间一点关系没有。
目前研究苏秦,从典籍的角度说,除了《史记》、《战国策》,主要依据的,只剩《战国纵横家书》了。
《史记》和《战国策》都已有点"
满目疮痍"
、"
惨不忍睹"
,那《战国纵横家书》是不是就一枝独秀、花美无缺?恐非尽然。
这一点,前文已有所叙,下文亦将有所提及,此处单道一道文史学人,对于马王堆帛书《战国纵横家书》的态度、取舍。
"
帛书苏秦"
一出,震撼与冲击,众所周知。
据闻,到目前为止,史学界的多数,已倾向于唐氏等人的"
苏秦说"
。
最新的例子,是北师大教授、著名《史记》研究专家韩兆琦先生,已将"
帛书苏秦"
的结果,纳入其新著《史记笺证》中。
但是,同为北师大教授、著名学者白寿彝先生的《中国通史》,则明确声言,依旧秉取司马迁的苏秦说。
而在我的感受中,我觉得目前史学学人的大多数,对于"
新"
、"
旧"
苏秦,采取的,是一种"
模糊策略"
,既不完全因袭司马迁、刘向之说,也不爽然全盘接受"
马王堆新说"
。
--大家似乎在等待着什么。
等待某种新的力量,使取舍的天平,最终明确地倒向一方。
也许,大家等待的,是力扭乾坤,或压垮骆驼的那最后一根稻草。
如果说,以上是苏秦跟外人和后人开的玩笑,那下面叙述的,则是苏秦跟他自己,开的玩笑。
按司马迁的说法,苏秦的一生--那场玩笑--看上去,就像一场足球比赛,上半场,他赢了(虽然开场时趔趄了一下);下半场,他输了--也不好说就是输了,准确、客观的说法是,他被人撕了,以车裂的方式。
因此,这场玩笑,其实也就是一种司空见惯、普遍平常的玩笑,它的核心,就是一个字:
赌。
而如果按马王堆"
帛书苏秦"
的解读(唐杨马的解读),苏秦的一生,就是一场地地道道、标标准准、货真价实的国际玩笑。
想一想,苏秦,洛阳城中的一个闲浪子弟--洛阳,曾经的帝国首都,那时名虽存,实已亡,其实亡不亡都跟苏秦无关了。
反正苏秦肯定要离开这个首都家乡,去到外地闯荡。
生逢一个金戈铁马、动荡如水的年代,读了两年书(自学?或是跟鬼谷子学的?)羡慕感慨不忿他人与自己的命运比对,主要是财富与名声的不平衡,于是让自己的双脚,像忠厚的桑乔,跟随发梦的主人堂o吉诃德,跟随自己那颗发财扬名的心,从东到西,从南到北,走遍天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