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棍子文学网】地址:https://www.exowx.net
司马迁本人对孔子的景仰,前文已述,他在孔子与儒之间,笔底究竟掩着一种什么样的难言之隐?至少,我们从字面上读,根本不可能看出孔子创立儒家、儒学的半点印象。
莫非孔子创立儒家、儒学这样的事情,在史迁的笔下,竟是一件不值一说,或者说是,不太好说的事?
现在让我们换一个路径,去另外一个地方看看。
四书五经,在后世之人眼里,被视为所谓儒家的命根子,而三礼之《礼记》,在其中又占有极其独特而重要的地位。
《礼记》中有一篇《儒行》,整体看,很像是一篇儒者的辩护词与赞美诗,也是日后所谓儒者们立身之本和处世之道的圭臬与指南。
但就是这篇《礼记
儒行》,让人玩味之处也颇多。
其一,它同样一字未提所谓孔子创立儒家、儒学一说。
其二,文章开头,鲁哀公问孔子(如果此事属真,那它发生时,已是孔子晚年,孔子死在哀公十六年),说先生您穿的衣服,是儒服吗?孔子在绕了莫名其妙的半个圈后,回答说:"
丘不知儒服。
"
稍微熟悉一点中国服饰史的人知道,服装在中国古代,在政治文化学上的重要象征意义和现实意义。
胡服骑射的故事,大家不会太陌生,它所引发的震动,无异于一场颠覆性的革命。
三礼(《周官》、《仪礼》、《礼记》合称三礼)之中最为重要的即是《丧服篇》。
《书城》杂志一篇名为《大明衣冠何处?》的随笔,从另一个角度,说明了改朝换代与服装的关系。
孙中山先生领导辛亥革命,发明中山装,更是直到如今,仍是国家领导人的装束选择之一。
而被后人奉为儒家、儒学开创者的孔子,竟会以一种听上去不太高兴的口吻说:"
丘不知儒服!
"
这难道还不够让人吃惊吗?其三,《儒行》一文,文章主体内容,用的是"
儒有"
的表达格式,这不能不让人产生遐想。
它至少说明,在作者写这篇《儒行》时,儒并非铁板一块,并非一个整体性的团队,并非已成"
一家一派"
,很可能是龙蛇混杂,泥沙俱下的有好也有坏,故称"
儒有"
。
而且,听这辩解语气,应该可以认为,好的还是少数。
最后,这托名子曰的长篇"
儒有"
,稍有古典文学底子的人,一眼就能识别出它与《论语》中孔子说话的天差地别。
台湾一位学者,在其所著《中华文明通史》中,直言:"
孔门弟子作。
"
(笔者甚至怀疑,它是否会出自时间更后的汉儒之手)
以上基本可算作是与孔子关系直接、近密的材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