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棍子文学网】地址:https://www.exowx.net
那,王官们又是怎样一步步变成后世所称的儒的呢?
要精确全面地回答这个问题,着实有些难度,孔子的话,"
不足征也"
,材料太少。
于是我们只好借助侯外庐先生的著作,来稍作勾画。
侯外庐并没有直接说,儒者,来自于周朝王官,而是根据庄子的话,认为儒者来自邹鲁?
绅。
侯先生叙述儒的演变过程,精劲有力,转述如下:
到了春秋,公子与富子(大夫)争夺,富子大夫取得政权,礼固失其基础,《诗》亦不容于作批判的活动。
礼不是成了贵族的交际礼貌仪式,即成了冠婚丧祭的典节,《诗》则流于各种各样的形式。
这样便把西周的活文化,变成了死规矩"
,"
然而,这一项讲究,并不是平常人所能胜任的。
它必须有传授的行帮才能给贵族装势头,所谓道诗书礼乐者,即成为名为儒者的职业。
"
(侯外庐《孔子批判主义社会思想底研究》)
原来在官府里任职,官、礼一体,因为中央政府没钱养不活,官没了,只剩下礼;除了礼,什么都不懂,什么也不会,没有营生的本领,又失去了原有的生存依靠和舞台(平台),只能去向新兴的权贵者找饭吃。
而这时的礼,失去了原先的精神与内质,徒然剩下一副装门脸的样子和工具,好比游走卖唱者手中的三弦与二胡,迹近于小丑与乞丐。
概言之,这就是儒在中国历史上春秋中后期的嚆矢与滥觞。
这里需要补充说明一点的是,在这大群大群向民间飘散的王官当中,有一批被称为士的群体。
许多学者把儒的生成,跟士紧紧联系起来,我觉得,这多少有点类似《汉书
艺文志》把儒的起源,限定在司徒一职上。
士本身原先最早也是周王朝体制内的人,是王官的一部分(集中于这一阶级的最底层)。
他们有的凭能力,机遇,攀升到上层权势的位置,但更多的,沦落为儒,或其它非文人职业者。
不过,并没有根据,也没有必要,把所有的儒的产生,全都只归结于士的身上。
我们知道,在春秋乱世,百里奚这样的奴隶,管仲这样的死囚,朝夕之间,可以成为宰相,而那许许多多的败落"
王官"
,也就有可能上门乞食。
《左传》写到过,晋公子重耳流亡途中,向野人乞食,野人给他土块。
2
对于这样一批被称为儒的人,与孔子时代接近而稍后的墨子,有过这样著名的描写、刻画:
"
繁饰礼乐以淫人,久丧伪哀以谩亲,立命缓贫而高浩居,倍本弃事而安怠傲。
贪于饮食,惰于作务,陷于饥寒,危于冻馁"
,"
五谷既收,大丧是随,子姓皆从,得厌饮食。
富人有丧,乃大悦,喜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