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棍子文学网】地址:https://www.exowx.net
一语道破。
儒-优-柔,这是古今中外,汗牛充栋,堆山填海般关于儒,关于儒家、儒学,哦,对了,还有儒教的文字中,最一针见血的注解!
--原来,柔即优也。
有个成语,优柔寡断。
那么,什么是优呢?优者,戏也。
《左传
襄公二十八年》有:"
庆氏之马善惊,士皆释甲束而饮酒,且观优,至于鱼里。
"
此处"
优"
字,即指演戏,后引申为"
演戏的人"
。
倡优连用,今日仍不时一见,用前人的话说,就是戏子。
儒者在权贵家里,那让人眼花缭乱的繁文缛节,不正像是一出戏?像在演戏吗?《史记
孔子世家》其实还有一处出现了儒字,那就是"
有顷,齐有司趋而进曰:"
请奏宫中之乐"
景公曰:"
诺"
,优倡侏儒为戏而前"
。
有古汉语基础的人知道,至少在秦汉以前,汉语词汇基本由单音节词构成,优倡侏儒应该是四个独立,但意思相近的词,这几乎是不言而喻的。
儒的这个作戏的影子,直到今天,不也仍在我们时代影影绰绰,我舞我蹈吗?从儒的诞生之初起,它就是专业的"
第三产业服务员"
。
而它的服务对象,由于自谋生路的需要,一开始,就已固定不移了。
也就是鲁迅在《在现代中国的孔夫子》一文中所指:"
但那都是为了治民众者,即权势者…,为民众本身的,却一点也没有"
,根柢即在于此。
这就是儒,在春秋时期的基本生存面貌和形象。
说得直白点,就是谁家有喜事,赶紧凑个班子过去热闹一下;谁家有丧事,又赶紧拉上一拨人马,过去热闹一下。
--弄顿吃的,攒点零花钱。
还记得《史记
孔子世家》,写孔子死后葬鲁城北泗上,最后写到的那群像是无名鼠辈,偷偷溜出来的诸儒吗?
说到这,又得插入两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