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棍子文学网】地址:https://www.exowx.net
老百姓听得一耳朵,只把知识=稿费=金钱记得最牢。
不少人念叨着,老校长说的对,这镇上的中学还是不能倒闭,家里的孩子还是得上高中,等学了这写文手艺,能像徐知青和花知青一样投稿挣钱,随随便便(?)顶一个人工资,这不比地里刨食强得多?
四人艰难地出了公社,在平泉镇逛街仍然跟后世某明星逛街一样,走到哪儿都有人,比刚下乡那天还要像动物园里的猴子,不由加快了去供销社的脚步。
一到供销社,同样得到热情招待。
尤其是上次和他们起过冲突的售货员,更是三百六十度热情转变。
和其他人不同,她一听到镇上有知青写的文章登报时,心里一个咯噔,莫非——再一打听,果然,她欲哭无泪:“哎哟,我怎么惹了这一群祖宗!”
其他售货员也心有余悸,他们没有直接得罪知青,不会有事吧?连供销社主任都听到消息闻风而来。
正因如此,叶榆他们四个来到供销社后,发现买什么东西都很足,包括一些不要票但贵的杏仁桃仁酥和本土零食,甚至有一瓶去腥神器的白酒和白胡椒粉。
此外,有瑕疵但不影响使用的棉布、搪瓷盆、尼龙袜、铝饭盒、手工推剪、嘎斯灯等内部员工消化的紧俏货都拿出来了。
但面对供销社和售货员非常关心的询问,徐飞和花菲菲还是老实承认他们已经写了并寄出去了,但还没收到回信。
还有一个好消息,他们并没有特指平泉镇的供销社,更不会提及某一人,而是平等地针对整个烨国当前的供销社乱象,并且稍微举了些生活中处处皆有的小例子。
听到这里,那售货员也不知道这口气是该吞下去还是吐出来。
她被供销社主任瞪了好几眼,回头肯定少不了被痛骂,但也只敢把苦水往肚子里吞,不敢再得罪这些知青,还要露出难看的僵笑热情招待他们,可这笑竟也比平时她斜着眼睛看人顺眼多了。
从这天开始,平泉镇的人去供销社买东西时,会发现他们的态度简直大变模样,尤其是其中一个小姑娘特别热心,称重计算都是又快又好。
总之叶榆他们的采购大获成功,赶紧撤退,离开人们围观的视线。
回程途中,再拐去红旗大队。
第51章修拖拉机
与王家沟的“凹”
地形不同,红旗大队是一个平写的“山”
字。
即背靠大山,面前一片平坦。
红旗大队距离隔壁镇其实更近,但一开始因背靠山被划分到平泉公社范围内,又因它相对“富裕”
,平泉公社更是舍不得丢手,假如是拖公社后腿的那几个生产队,指不定能丢多远有多远。
叶榆他们一靠近红旗大队,先看见的是山前那一片相当广阔的土地。
王家沟三山的夹缝土地其实也不算小,但哪怕加上坡地,面积之和竟然也比不上红旗大队的上好土地数量的三分之一。
而且红旗大队的土地不像是王家沟那样被山坡树林溪沟割裂,而且连成一片,看起来相当壮观,也更好播种、收获、管理。
这也是王家沟斥巨资和人情购买一些机械产品的缘故。
这么看来,红旗大队长丁向松绝对是一个有远见的大队长。
现在正值冬闲季节,也不是完全冬闲,但地里活计少。
穿过良田与良田间的阡陌小道,一排红墙黑瓦的平房出现在眼前。
这便是红旗大队的村社。
和王家沟村社一样,红旗大队村社前面也有大面积空地,只是前者村社空空荡荡,主要作用是开村会和晒粮食,后者村社平坝上停着一辆夺人眼球的拖拉机。
这样一台拖拉机,在耕地、犁田、播种、施肥等多个方面都能发挥巨大作用,大幅度减少人力消耗。
为了不让拖拉机日晒雨淋,红旗生产队为其搭建一个简陋的大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