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棍子文学网】地址:https://www.exowx.net
所以,虽然整个罗马帝国是因"
机质性病"
而毁灭,但帝国的西部最不坚固,首先屈服,而东部则又生存了一千年。
西罗马帝国尽管灭亡了,可确也留下了丰富的遗产。
最显而易见的是物质方面的遗迹——圆形剧场、竞技场、庙宇、导水管、公路和桥梁。
还有就是语言方面的遗产——欧洲的罗曼诸语言。
罗马法如前所述,至今仍大量存留在欧洲和南北美洲许多同家的法律体系中。
今日天主教会的组织和仪式也要大大归功于昔日罗马帝国的组织和宗教传统。
最后,"
罗马和平"
曾带来长达二个世纪的相对和平和繁荣,从而留下一个代替希腊人的城邦独立原则的帝国统一的传统。
在此以后的数世纪里,正是这一传统做起全欧洲蛮族王公们争当大元帅、东罗马帝国统治者或沙皇的妄想和野心。
第九章 印度文明
政治学是一门关于惩罚的科学。
考底利耶
我认为,我的职责是为全世界谋利。
阿输迦
当我们的研究从希腊和罗马转向印度时,我们便进入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
这种差别并不只是对比它们的自然环境后自然呈现的差别,即在职业、饮食、居住和服装等等方面的差别。
这种差别要根本而广泛得多。
在西方,根本不存在与印度的诸如种姓、杀戒(非暴力主义)、再生和因果报应(关于道德行为所招致的结果的规律)等基本观念和制度有细微相似的东西。
这些东西不仅仅是印度思想中深奥的抽象观念。
更确切地说,它们构成了印度文明的基础,决定了所有印度人的思想和日常生活。
所以,如此形成的印度模式也完全与众不同,而且持续很久,以致印度文明至今仍具有将其与其他一切欧亚文明区分开来的明显特点。
正如下一章将要说到的,这种独特性也是中国文明的特点,不过,这是在假设中国在地理和历史上都空前未有的与世隔绝的条件下才这样说的。
而印度,其早期阶段似乎与西面雅利安入侵者所定居的地区——伊朗高原、巴尔干半岛和意大利半岛——的早期阶段基本相似。
如前(第六章第四节)所述,约公元前1500年前后入居印度的雅利安部落拥有与诸如亚该亚人和多里安人同样的生理特征、同样的畜牧经济、同样的社会制度、同样的诸神和同样的史诗。
此外,印度雅利安人在他们的次大陆上与外界隔绝的程度也远不及欧亚大陆东端的中国人。
印度西北部的山脉不是不可逾越的,所以军队、商人和朝拜圣地者来来往往地翻山而过达许多世纪。
实际上,在大部分时间里,印度北部与中东和中亚之间的相互影响超过印度北部与半岛南部之间的相互影响。
于是,自然产生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印度雅利安人能发展起一个与他们西面的亲族如此根本不同的文明。
现可得到的证据很少,不足以提供一个具体或明确的回答。
但是,最简单而又似乎可能的解释是,印度雅利安人印度化了。
印度雅利安人与定居不太开化地区的亚该亚人、多里安人或拉丁人不同,他们在印度河流域遇到了一个拥有大的都市中心和密集的居民的高度发达的文明。
虽然印度河流域的土著居民已遭到征服、受到鄙视,但由于他们人数众多,文化又很先进,所以不能被灭绝、赶走或同化,使原先的文化留存无几。
相反地,当雅利安畜牧者在那里定居下来、改营农业时,他们不得不与原先的居民靠得很近地生活下去。
这样和平共处和互通婚姻达救世纪之后,其必然结果是文化融合。
这一文化融合的情况、性质和结果是本章要论述的主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