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棍子文学网】地址:https://www.exowx.net
他出生于一个非雅利安人的贵族家庭.30岁时,抛弃物质世界,出家为一个赤身裸体的苦行者,漫游12年后得道。
他建立的教派的成员称为耆那教教徒,即耆那(胜利者)的信徒,耆那是他的称号。
耆那教义中的一个基本原则是,不仅动物和昆虫,而且还有"
木石和树"
,都各有一个独立的灵魂。
因此,他强调尊重任何形式的生命的重要性。
耆那教的祭士去履行职责时,都先要清道,以免踩到任何小虫。
虔诚的耆那教教徒还要用布盖住鼻子,以防止小虫吸入鼻孔。
今天,大约有1OO万耆那教教徒居住在西印度(古吉拉特),但是他们对印度社会的影响比其人数所预示的要大得多。
杀戒即非暴力主义这一主要教义的提出,应归因于耆那教教徒和佛教徒;这一教义最后为印度教的一般团体所接受。
圣雄甘地虽然不是耆那教的成员,但他受该教教义的影响极深。
耆那教从未传播到印度以外的地方,但是佛教则不同,在欧亚中部、东亚和东南亚成为一股强大的力量,对古典时代欧亚核心区的形成起了重大作用(见第七章第三节)。
就印度而论,佛陀教义的意义在于,它比起耆那教,向印度教提出一个更为根本的挑战。
佛陀不能容纳种姓或婆罗门,而且象后来的新教徒那样,认为圣典也应为俗人所理解。
因此,他用恒河平原的方言传教,并避开巫术、献祭和晦涩难解的经文。
佛教除了在外部世界获得惊人成功外,在印度本土也成为印度教的重要对手达数世纪之久。
但是它从未成为居统治地位的宗教信仰,而且从公元600年起,渐趋衰落。
到12世纪末,也就是穆斯林土耳其人到达之时,它仅存在于少数几个地方,并处于没落状态。
这一伟大的宗教运动从其诞生地反常地消失的一个原出是,它未能为应付通常的生活中的危机作好准备,未能为出生、结婚、去世和俗人生活中其他一些关键性的转变提供种种仪式。
对比之下,婆罗门则准备好自己的种种礼仪。
这一事实保证他们尽管道到改革者们的攻击却仍能生存下去。
此外,更重要的是,婆罗门自己也从事改革。
他们在富于哲理性的经典《奥义书》中,提出了他们自己的通向自由和解放的道路。
他们教导说,弥漫宇宙的最高精神是婆罗门——一个具备一切知识和知觉的生命体。
他是宇宙灵魂和无孔不入的精神,其他一切都不过是一种幻觉。
个人灵魂——"
自我"
,是上帝的一为火花。
它通过轮回不断地变换状态,直到经重新吸收为婆罗门而获得解放。
识别个人灵魂和宇宙灵魂是献身于宗教的人通过修行、反省和退出感觉世界而试图达到的最终目标。
因而,印度教信徒中追求真理的人能够抛弃世界。
虽然佛教作为一个在从事活动的宗教信仰已在印度消失,但由于它的基本信条已为印度教所吸收,所以它至今仍存在。
印度教的反改革所以获得胜利,正因为它接受了佛教的思想。
实行自然崇拜、献祭和权力赎罪的原始印度教已为《奥义书》的哲学、杀戒的怜悯以及法的精神戒律和道德戒律所改变。
三、孔雀帝国
从宗教运动转向政治发展,一个突出的事件是印度出现了第一个帝国——孔雀帝国。
如本章前面所述,当雅利安人迁居恒河流域时,也就把重心转移到该地区,特别是转移到该地区的摩揭陀王国。
当时,西北地区正独自行动,凭借同波斯文明的密切联系而与印度其他地区相分离。
实际上,约公元前518年时,大流士皇帝已越过兴都库什山脉,使旁遮普西部成为其帝国的第二十块辖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