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棍子文学网】地址:https://www.exowx.net
同时,结束了对美国的战争债务的支付,虽然在以后几年中作过几次象征性的支付。
因此,赔款和战争债务这一棘手的老问题终于被大萧条释放出来的经济风暴扫除了。
经济风暴的另一影响是使地方性的经济民族主义发展到妨害国际关系的程度。
在总崩溃的大潮流中,各国的自卫措施都采取了诸如较高的关税、更严格的进口限额、结算协定、货币管制条例和双边贸易协定之类的形式。
这些措施必然引起各国间的经济摩擦和政治上的紧张关系。
为转变这一趋势人们做了各种尝试,但都没有成功。
1933年在伦敦召开的世界经济会议就是一次使人惊恐的大失败,"
经济上的独立"
即经济上的自给自足逐渐成为通常公认的民族目标。
与此密切相关的是为裁减军备所作的种种尝试逐渐停止,让位于各种大规模地重整军备的计划。
始于1932年8月的裁军会议断断续续地开了2O个月,但与经济会议一样没有成效。
随着20世纪30年代的渐渐逝去,各国都将越来越多的力量用来重整军备。
事实证明,这一趋势是不可能停止的,因为军火制造不仅提供了想象中的安全,还提供了就业机会。
例如,美国的失业人数直到它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开始重整军备时才大大减少。
同样,希特勒因实行庞大的重整军备的计划,才迅速解决了他所面临的前所未有的失业问题。
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希特勒之所以能最成功地使其国家摆脱经济萧条,是因为他在其国家的备战方面做得最彻底。
此外,大萧条对社会造成的破坏和伴随而来的失业给人们以极大的伤害,因此,各地民众都欢迎新的工作,哪怕是军工厂里的工作。
很可能没有一项措施能象给绝望的失业者以工作的大规模的重整军备一样,使希特勒为其人民所爱戴。
这时正在积聚起来的武器装备必然迟早会得到使用,但使用它们还需要有某种理由;"
生存空间"
便是最明显的理由。
这是希特勒新创的术语,意大利的墨索里尼和日本的军事领导人也使用了与此类似的说法和论点。
按照这一学说,失业和普遍存在的苦难是由生存空间的缺乏引起的。
少数几个幸运的国家夺取了所有的殖民地和人烟稀少的海外领土,使其他国家没有维持其人民的生存所必需的自然资源。
明显的出路是扩张,必要时可使用武力,以纠正过去所遭受的不公正行为。
这就是所谓的"
穷"
国反对"
富"
国时所使用的论点。
大萧条除破坏了德国、意大利和日本外,还同样地、不偏不倚地破坏了美国、加拿大和英国——由这一事实看来,上述论断显然是似是而非的。
不过,生存空间的思想起了使"
穷"
国的人民团结起来、去支持各自政府的扩张主义政策的作用。
它还为那种公开宣布其目的是为穷人提供食物、为失业者提供工作的侵略提供了表面上看来合乎道义的正当理由。
实际上,即使在"
富"
国中,也有某些人接受了这些理论解释,为随之而来的侵略进行辩护。
甚至连一些不愿轻信这些似是而非的推理的西方政治家有时候也不得不因国内的紧迫问题而对侵略行径视而不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