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棍子文学网】地址:https://www.exowx.net
另外,南部的西藏、西北的蒙古、东北的朝鲜和满洲等广大地区,这时也被迫承认中国的宗主权。
当时世界上,只有中东穆斯林阿拉伯人的帝国能与之匹敌。
中国人的胜利,不应完全归于其优越的物质力量,下面这段东突厥人关于他们与大唐帝国的关系的叙述明显地说明了这一点:
送来黄金、白银、小米和丝绸的中国人,总喜欢使用奉承话,随意处置其日渐减少的财富。
他们用奉承话和其日渐减少的财富来引诱居住在遥远地区的民族,使这些民族更接近他们……由于显要人物"
王子"
和人民之间关系不融洽,由于中国人阴险、狡猾、诡计多端,由于兄弟们乐意接受于他们彼此间不利的劝告,引起显要人物和人民之间的冲突,中国人使突厥人古老的王国土崩瓦解,使守法的可汗灭亡。
贵族的儿子成为中国人的农奴,纯洁的女儿变成了奴隶。
国内重建了强大的中央政府,使对外征服成为可能。
如前所述(第十章第五节),汉朝被强有力的地方家族所削服这些地方家族积聚起巨大的、自给自足的、免税的大地产,在这上面建造堡垒式的庄园,成功地与中央政权相对抗。
佛寺的出现促进了国家的分裂,这些佛寺因拥有广阔的、其面积不断增长的土地,也向帝国政府提出了挑战。
解决这一政治分裂的方法,在改朝换代间的几个世纪中逐渐形成,并由隋、唐官僚加以完善。
它由"
均田制"
组成,即:中央政府分给每个强壮的农民大约19英亩土地。
这并不是去剥夺大家族所占有的土地,而是通过其他途径获得土地,如开垦战争期间被荒废的土地。
此外,只有自由农民得到政府的赠与地,而且实际上,并非他们所有的人都得到了土地。
然而,"
均田制"
的确对削弱大家族的控制、加强唐朝统治有所帮助。
它一度中止了半封建的大地产的增长。
它也增加了国家税收,因为虽然拥有政治权力的大地主不需要交税,但广大小农却要纳税。
此外,农民们还得接受军事训练,组成一支常备军,从而加强了帝国政府的军事地位。
唐朝还通过发展一支能管理全国的精干的官僚队伍,来巩固帝国政权。
前隋朝恢复了汉朝的在全国竞争性考试的基础上选拔官吏的制度。
唐朝根据儒家的基本信条——征召有才能的人较之西方典型的、进行法律和制度方面的改革,能更好地解决国家的种种问题——继承并发展了这一制度。
这一制度完全形成后,由在一连串复杂的仪式中举行的一系列考试组成。
首先是地方和县城的考试,每两、三年举行一次。
大约有8%的考生能通过地方考试,参加几星期后的县城考试。
有幸通过考试的人(约一半考生)有资格担任较小的官职,并可进一步参加省城的乡试;乡试每三年举行一次,成功者有权参加在京城举行的会试。
只有6%的人能通过这一"
篱笆"
,有资格担任较高的官职。
这些人中通常只有三分之一的人能通过由皇帝亲自主持的、最高一级的殿试,被吸收为中国最高贵的学术团体——翰林院的成员;史官和其他职掌文学的高级官员都是从翰林院中选拔出来的。
最初的考试完全是综合性的,着重强调儒家经典著作,但也包括其他科目,如法律、教学和政治时事等。
渐渐地,这些考试集中于文体和儒家正统观念。
最后给果是形成一种制度:从理论上说,官职之门向一切有才之上敞开,但实际上却有利于那些有足够财力进行多年的学习和准备的阶层。
这并不意味着,统治中国的是世袭贵族阶层,相反,是一个由学者组成的统治集团即文人学士集团,他们为中国提供了一种赢得欧洲人敬佩的有效稳定的行政管理。
另一方面,也正是这一制度,扼制了创造力,培育了顺从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