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棍子文学网】地址:https://www.exowx.net
这两个国家都竭力叫嚣,必须建立起海军力量,以保护商船航线和商船运输。
殖民地的争夺 由于欧洲列强竭力寻求新的殖民地,以确保剩余资本和剩余产品有海外市场,经济上的竞争还激起了对殖民地的争夺。
由于德国人直到1871年国家统一之后才参与殖民地争夺,所以,他们特别积极,要求建立一个与其日益增长的经济实力相称的帝国。
泛日耳曼同盟把目标对准了葡萄牙、荷兰和比利时这样一些小国的富裕的殖民地,并坚决认为德国还必须拥有"
显要的地位"
。
但是,德国人发现,他们在世界上几乎所有的地区都受到了英国辽阔的殖民地的阻挡;他们痛骂英国人是"
占着毛坑不拉屎的"
的自私鬼。
然而,殖民地竞争决不只限于英国和德国。
19世纪后期,几乎所有的强国都卷入了这场对绝对统治权的争夺,因此,它们在一个又一个地区再三发生冲突:英国和德国在东非和西南非、英国和法国在追罗和尼罗河流域、英国和俄国在波斯和阿富汗、德国和法国在摩洛哥和西非,相继发生了冲突。
联盟体系 这些殖民地竞争转而又促成了互相冲突的联盟体系的形成;这些联盟体系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战争的到来。
1914年8月,当战争爆发时,一位德国官员绝望地评论道:"
这一切都来自这种该死的联盟体系,它们是现代的祸根。
"
这一判断决不是没有根据的。
联盟体系始于1879年德国宰相奥托·冯·俾斯麦与奥匈帝国缔结两国同盟条约之时。
这是一个防御性的盟约,旨在保护德国免受法国人的攻击。
保护奥匈帝国免受俄国人的攻击,因为法国人想收复1871年失去的阿尔萨斯-洛林地区,而俄国人则在巴尔干半岛同奥匈帝国接连不断地发生冲突。
1882年,两国同盟因意大利的加入而变成了三国同盟。
它的目的还是防御:保护意大利免受法国的攻击,因为意、法两国在突尼斯发生了尖锐的冲突。
当时,三国同盟无论就其宗旨或盟约条款来说,都决不是侵略性的。
德国和奥匈帝国都是易满足的国家,它们主要感兴趣的是维护欧洲大陆的现状。
但是,从另一方的立场来看,三国同盟则完全是另一回事。
在法国和俄国看来,它是一个控制欧洲,使法、俄孤立并易受攻击的势不可挡的集团。
此外,法国和俄国在好几个地区的殖民地问题上都与英国有大的争论。
俾斯麦在缔结两国同盟时就十分清楚法、俄建立友好关系的危险,但是,他能施展狡猾的外交手腕阻止它的实现。
然而,1890年,俾斯麦辞去宰相职务之后,他的继承者们不能继续他那巧妙的外交花招。
结果,1894年法俄同盟缔约成立;它的两个目的是反对三国同盟和抵制英国对殖民地的争夺。
法俄同盟因1904年英法协约和1907年英俄协约的签订而成为三国协约。
实质上,这两个协约是事实上的殖民地协约。
例如,英、法同意承认各自在尼罗河流域和摩洛哥的利益;英、俄也商定将波斯划分为两大势力范围。
这样,所有强国这时都已加入两大敌对的联盟体系,给国际关系带来种种灾难性的结果。
每当发生重大争端时,两大集团的成员即使对争端持怀疑态度,也不得不支持各自的直接参与争端的盟国。
否则,它们担心自己的同盟会瓦解,使自己孤立而遭受危险。
因而,每次争端往往会扩大为重大的危机,而两大联盟的所有成员国不论愿意与否都将卷入其中。
例如,在1914年的危机中,奥匈帝国的外交大臣贝希托尔德伯爵声称:"
……我们正在做一个大游戏;在这一游戏中有一些重大困难要克服,在这一游戏中我们可能会失败。
除非三国同盟的各盟国坚定地团结在一起。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