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棍子文学网】地址:https://www.exowx.net
一个原因在于列宁的反帝国主义的教导有着可以理解的吸引力。
另一原因是苏联政府象它当时在土耳其和波斯所做的那样,放弃了沙皇在中国的特权。
不难理解,中国的民族主义者这时越来越依靠苏联而不是依靠日本人和西方人。
这些变化给了孙中山用新政策和新方法重新开始革命的机会。
在建立共和国的1911年革命以后,他遇到了艰难时期(见第十六章第五节)。
袁世凯将他撇在一边,而各省军阀则不理睬中央政府,作为独立的当权者统治各省。
这时,孙决定,为了打败军阀、创立一个统一的、现代化的国家,必须增强国民党的实力。
他呼吁国际援助,但遭到了西方政府的拒绝,不过,苏联却积极响应,因而开始了一直持续到1927年的"
国共合作"
。
1923年1月,孙中山和苏联代表阿道夫·越飞一致同意,国共合作的目的并不是要在中国建立共产主义,而是要"
实现国家统一,获得国家的完全独立"
,俄国人接着又派能干的米哈伊尔·鲍罗廷去广州,在那里,他成为孙的得力助手。
他们一起实现了三大基本变革:按共产党的方针改组国民党,组织一支强有力的现代化军队,发展一种更有效、更有吸引力的政治思想体系。
在改组国民党的过程中,孙通过由国民党全国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的中央执行委员会开始控制了该党。
国民党这时首次能作为一个从总部到最小的支部的纪律严明的单位发挥作用。
同时,在俄国武器和以瓦西里·布吕歇尔将军为首的俄国军官的帮助下,一支新的军队正在建立。
1924年5月,为培养军官,黄埔军校在广州成立。
黄埔军校的正式校长是孙的参谋长、刚从莫斯科红军学校学习了一段时间后回国的蒋介石,但真正的领导人则是布吕歇尔。
也许该注意到,该校的政治部主任是周恩来,他后来成为共产党中国的外交部长和总理。
最后,孙中山将其政党的思想体系改造成著名的三民主义:民族主义、民权主义和民生主义。
民权主义旨在实现民主政治,不过,一党统治下的一段时期的监护被认为是必要的。
民生主义旨在通过平均分配土地和实现国家对工业的管理或控制来为人民谋求经济上的改善。
1925年,正当孙中山为实现他的抱负而制成种种工具之时,他却去世了。
他虽未能活着看到军阀被挫败和国家的统一,但今天,大陆的共产党人和台湾的民族主义者都公认他是现代中国伟大的创造者之一。
孙中山的去世使蒋介石有可能成为国民党的领导人。
1926年5月,他担任了"
北伐"
的总指挥,"
北伐"
是一场旨在消灭北洋军阀从而统一中国的战争。
国民党军队以宣传团为先导,以破竹之势前进,于10月到达长江。
这时,首都迁到了由左翼分子和共产党人控制的汉口。
这一点清楚地表明了国民党内部置身于汉口的左翼分子和蒋将军领导下的右翼分子之间日益增大的分裂。
蒋介石赞成民族主义而不赞成社会革命。
他因一直行进在他的各师前面的左派宣传团的活动而变得惊慌起来。
这些宣传者在农民和城市工人中间活动。
发动了一场反对拥有土地的绅士,城市资产阶级和西方企业界的革命运动。
尽管蒋介石曾与他的俄国顾问密切合作,但他肯定是反共产主义的,他决心阻止左派对国民党的控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