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棍子文学网】地址:https://www.exowx.net
这些损失还不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一次进攻所蒙受的损失的一半。
法国被认为是西方最强大的国家,它的迅速崩溃自然是一个最令人痛苦的打击。
有人指责说,叛国和怯懦是造成这一巨大灾难的原因。
虽然这些指责并不是完全没有根据的,但另一些因素似乎更具决定性。
一个因素是苏-德条约的影响,这一条约使希特勒能将军队集中在一条战线上。
1914年,法国曾得到在东线作战的沙俄军队相当大的援助;现在,法国必须单独与德国对抗,仅得到英国比较微薄的支持。
也许最重要的是德国在好几个方面、尤其是在飞机和坦克的数量以及新的闪电战技术的发展方面所占的优势。
法国最高指挥部之所以处于不利地位,不仅是因为装备不充分,更重要的是因为它不能有效地利用它所拥有的人力和物力。
不列颠战役 敦刻尔克撤退和法国沦陷之后,希特勒自然想当然地认为:英国会明白的,会屈服的。
但是,他没能考虑到英国人民和温斯顿·丘吉尔。
丘吉尔是马尔伯勒公爵的后代,伦道夫·丘吉尔勋爵和《纽约时报》前业主的女儿珍妮·杰罗姆的儿子,一个天生的战士和持异见者。
丘吉尔26岁以前就已在古巴、印度西北边界、苏丹和南非作过战,在南非,他曾在布尔战争中被俘,随后又逃了出来。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他因加利波利远征队的失败而几乎名誉扫地,因为他曾是加利波利远征队的主要支持者。
20世纪30年代后期,他几乎是单独地主持重整军备的活动,尽管重整军备在当时是不受欢迎的事业。
他的特点是不愿通过避开棘手的问题或妥协来获得名望。
因此,在张伯伦实行绥靖政策的几年中,他带头要求立场坚定地反对轴心国的侵略。
如此一贯的勇敢和直率使他成为张伯伦理所当然的接班人,1940年5月10日,张伯伦因草率援助挪威和未能动员全国打一场生存战而被迫辞职。
丘吉尔组织了一个所有党派参加的内阁,这里既有保守党领袖安东尼·艾登,又有工党领袖克莱门特·艾德礼和欧内斯特·贝文,艾登曾因抗议当时的绥靖政策而于1938年辞去外交大臣的职务。
丘吉尔从一开始就证明自己是一位无与伦比的军事领袖。
他以特有的胆识和果断告诉他的人民——告诉全世界:"
我们将在海滩上作战。
我们将在着陆地作战。
我们将在田野和街道中作战。
我们将在山区作战;我们决不投降。
"
他的同胞们以同样方式作出响应,他们坚韧不拔地、充满自信地努力从事摆在他们面前的这种艰巨的工作。
其时,希特勒正犹豫不决,拿不准下一步该怎么走。
法国出人意料地迅速沦陷使他大为吃惊。
最初,他试图同他始终十分尊敬的英国人达成协议。
当他的提议被置之不理时,他便于1940年7月16日发出了入侵英岛的指令,即"
海狮计划"
。
但是,对两栖作战,德国最高指挥部既没有适当的装备,也没有除入侵挪威以外的必需经验,故组织一次两栖作战还需要时间。
德国武装部队的首脑们把许多时间浪费在关于横渡英吉利海峡的种种难以对付的技术问题的激烈争论上。
不过,他们都同意,如果不掌握制空权,"
海狮计划"
是实行不了的。
因此,帝国元帅赫尔曼·戈林调动了他的空军,确信只需通过空袭、无需采用危险的渡海方法便能征服英国。
接着发生的空袭发展成重大的不列颠战役,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较大的转折点之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