棍子文学网

第20章(第2页)

天才一秒记住【棍子文学网】地址:https://www.exowx.net

为了区分这两位同为王氏且前后相继的“王皇后”

,后人把王政君的婆婆称为邛成太后。

前面说过,汉朝非常讲究“母以子贵,子以母贵”

邛成太后并不得汉宣帝的宠爱,但她性格温和,家族势力很弱,又没有儿子。

汉宣帝立她为后,是相信她能照顾好他的儿子们。

事实的确如此,邛成太后看到汉元帝顺利登基,就很知趣地不问外事。

她一直活到汉成帝时期,位极尊,也有几名家族成员封侯,但在诸外戚中并不起眼。

此时的王政君才二十二岁,家族势力同样弱小,以王政君的性格,考虑到当年的恩情,她与这位婆婆应相处甚笃。

王政君让自己的亲叔叔王弘担任长乐卫尉,负责邛成太后的安全,也应是出自恩情而非监视。

邛成太后去世后,王政君很悲伤地说:

孝宣王皇后,朕之姑,深念奉质共修之义,恩结于心。

18

“奉质共修,恩结于心”

,婆媳之间这八个字蛮令人感动。

也正因为这位婆婆的超脱,才给了王政君极大的活动空间。

但此时的王政君柔顺、善良、年轻,从未显示出过硬的政治素养,又不得汉元帝宠爱。

她真的是王氏家族的灵魂人物吗?真的是后世王莽崛起的决定性因素吗?

3.遇见贵人

汉元帝时期的政坛,几乎没有王氏家族什么事儿。

朝堂之上,外戚以大司马、车骑将军、领尚书事史高领衔,大臣以太傅萧望之、少傅周堪为倚重,内廷有宦官中书令弘恭、仆射石显把持。

这三拨儿才是汉元帝时期的主要势力。

就外戚来说,史家、许家、王翁须家19根基都很深厚,且与刘氏皇族有着特殊的亲情。

简单回溯一下,汉武帝晚年爆发“巫蛊之乱”

,太子刘据及妻子史良娣、刘据的儿子史皇孙及妻子王翁须全部死难,只有刘据的孙子刘病已也就是后来的汉宣帝尚在襁褓,幸免于难,蒙祖母史家倾力照管方才长大。

汉宣帝在民间时娶妻许氏,同甘共苦,感情深挚。

汉宣帝登基后,妻子许氏不幸死于霍光妻子之手;母亲王翁须因为出身微贱,家人已不知所踪,直到登基四五年之后,汉宣帝才寻找到外祖母和两个舅舅。

种种患难与共,使汉宣帝即位后刻意提高了史家、许家、王翁须家的地位,几家外戚迅速壮大,就势力的强弱来说,史家最强,许家次之,王翁须家又次之。

汉元帝时期,史家的代表人物史高、王翁须家的王接、许家的代表人物许嘉,先后出任大司马、车骑将军。

汉元帝还请许嘉把女儿嫁给太子刘骜,嫁过去后听说小两口十分恩爱,汉元帝倍感欣慰,觉得十分告慰早逝的母亲许氏,立刻吩咐左右上酒为他庆贺。

此时,作为汉元帝妻族的王氏家族还十分弱小。

王政君本人虽然贵为皇后,但汉元帝几乎不再临幸她;她的父亲王禁虽然位列特进,名誉很高,但并无实权;叔叔王弘仅是一名小小的长乐卫尉;只有在王禁去世后,王政君的哥哥王凤继承了王禁阳平侯的爵位,并担任卫尉、侍中,得以常在皇帝身边,王氏家族才稍微有一些起色。

而王莽,在汉元帝时期才出生。

此时,王氏家族不仅弱小,还要战战兢兢,以免失去这来之不易的地位。

考虑到太子家弱,汉元帝指示了一位亲近大臣来照顾,此人不是别人,正是史高的儿子史丹。

史丹在汉元帝为太子时就担任侍从,十余年来朝夕相伴,至今还常常陪着皇帝出行。

汉元帝的意图是:

上以丹旧臣,皇考外属,亲信之,诏丹护太子家。

真是天下掉下来的幸运,王氏家族竟然毫不费力就得到了最具权势的外戚史家的支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神秘之旅怪谈作者拖更日记炮龙烹凤世子爷他不可能惧内猎人:我真不是除念师青春派黑岩垂钓之神全民转职:开局获得万倍经验增幅将军抢亲记真千金她是全能大佬加满悟性的我打爆邪祟异化武道冥婚盛宠:校草鬼夫好凶猛抗日之天降神兵邪气凛然星门废材又怎么样?照样吊打你!最强赘婿箭魔逍遥初唐万界时空穿越者万族王座半岛检察官步步权谋都市之最强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