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棍子文学网】地址:https://www.exowx.net
所以,权力虽然稳固了,但身后怎么办?王凤要确保至少汉成帝在位期间,权力能够始终掌握在王氏子弟手中。
可叹自家兄弟里,同父同母的兄弟成安侯王崇死了,异母弟里年龄最大的王曼也死了,目前还活着的都是异母弟弟,按年龄排序,分别是平阿侯王谭、成都侯王商、红阳侯王立、曲阳侯王根、高平侯王逢时。
此外,还有叔叔家的堂弟王音,但尚未封侯。
按照齿序,应该由王谭来接大司马的班。
但是,王谭与王凤感情一般,而且王谭为人很有性格,不奉承王凤。
所以,王谭虽有能力,但王凤不会让王谭接班。
至于王商、王立、王根、王逢时等人,在王凤眼里既缺乏历练,能力平庸,又奢侈腐败,不足以成事。
王凤留意的是在与王章对抗中精明强干的堂弟王音,他宁可舍弃同父的弟弟们,选择对自己恭顺如父的堂弟王音。
王音之后呢?更长远地说,自己这一代人都去世后,下一代呢?王氏家族的下一代们大多数年纪还小,而且一味竞逐奢侈,斗鸡走马,筑豪宅,养姬妾,成了纨绔子弟。
年龄大些的,王谭的几个儿子王仁、王闳还不错,严谨认真,可惜性格都随他们的父亲,对王凤并不奉承,桀骜难驯。
倒是有两个人,年龄已二十几岁,也都很懂事。
一个是外甥淳于长,人很聪明,现在是黄门郎,与皇帝关系甚好;再一个是侄子王莽,人很严谨,还没有出仕。
这两个人在王凤患病期间,都是时时服侍,亲尝药汤,日夜不休。
特别是王莽,恨不能一刻不离,连月没时间换衣服,蓬头垢面,堪称纯孝。
在病榻之前,王莽和淳于长进入了王凤的视野,成为王氏家族下一代的种子选手。
阳朔三年(公元前22年)秋,王凤病笃,汉成帝和王政君分别到王凤府邸看望。
在给汉成帝的遗言里,王凤一是极言王谭不可用,二是死保王音足以接班,三是下一代里有几个不错的,如王莽、淳于长等,请皇帝和皇太后留意照顾。
这三件事,汉成帝和王政君一一照办了。
王凤辅政十一年去世,御史大夫、车骑将军王音越过几位堂兄接替了大司马职位,两年后他被封为安阳侯,至此,王氏家族除了早死的王曼,已经有列侯八人,而且有两个已经传到第二代。
42
又八年之后的永始二年(约公元前14年),平庸但谨饬的王音去世;王氏家族“弹药”
充足,继续由家族男性出任大司马,接替王音的是成都侯、卫将军王商;王商辅政四年后去世;接替的是曲阳侯、骠骑将军王根。
在这期间,王莽也渐渐成长起来,他的父亲王曼被追封为新都哀侯,这个爵位实际上就是给王莽的。
王根辅政五年退休,王凤这一代至此已没有年富力强的人,所以王根推荐了时为侍中、骑都尉、光禄大夫的王莽接任大司马。
王氏家族的权势贯穿了汉成帝全部在位时期,能实现这一点,前提是汉朝的外戚体制,根源是皇太后王政君。
但从实际情况来看,真正为王氏家族巩固基础、扫平障碍、铺好道路的是王凤。
如果没有王凤,以王政君的仁慈性格,恐怕求为邛成太后而不可得。
王凤给王政君铺好了路,她只要不断地从王氏家族里选拔优秀人才充任大司马,就能牢牢把握政权。
《汉书》有云:
王氏之兴自凤始。
经过王凤诸兄弟叔侄的努力,王氏家族逐渐成为比肩刘氏皇族的超级家族。
但这还不够,多年以后,王莽还要构建更为久远和庞大的家族谱系,把王氏家族追溯到尧舜禹时期,乃至传说。
在王莽的构建中,王氏家族是黄帝的后代、舜帝的后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