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棍子文学网】地址:https://www.exowx.net
《尚书》曾载,周公东征的时候,管蔡诸叔放出流言:
公将不利于孺子。
“孺子”
就是周成王,王莽不会放过这个细节,称刘婴为“孺子”
,既是对他年龄幼小的描述3,也是给刘婴的“官方称呼”
,从而提醒世人,刘婴“就是”
周成王,周公如何对待周成王,王莽就会怎样对待刘婴。
此真可谓“孺子可教”
也。
15.刘崇起义
三月立刘婴为皇太子,四月消息已传遍天下。
各地的刘姓宗室,算起来有十多万人4,无论是有爵位的,还是已经沦为普通臣民的,无不惊讶于天下没有皇帝这一制度安排,但绝大多数保持了沉默。
他们的态度可能在暗暗分化,有人紧张观望,有人不问世事,有人唯恐失去禄位,当然也有人忧心忡忡、悲观不已。
宗室的众多分支里,汉景帝之子长沙定王世系流长,子孙众多,在这同一个世系下,既有起兵反莽又有请求王莽称帝的宗室成员,建立东汉的刘秀也属于这一世系,可谓集汉末宗室之大成。
安众侯刘崇是长沙定王世系之一,封地位于南阳郡。
有趣的是,刘崇的封地安众侯国、王莽最初的封地新都侯国,以及同属长沙定王世系的舂陵侯国,三地相去并不遥远。
安众国与新都国几乎挨着,在王莽赐九锡之后,新都国拓展了边境,与安众国可能接壤。
这种现实压力,或许是刘崇对王莽摄政反应极为激烈的原因之一。
刘崇本人没有实权,就把安众国实际的主政者、国相张绍喊来商议。
张绍的从弟恰恰就是为王莽制定“路线图”
的张竦,这兄弟俩看起来早就道不同不相为谋了,所以刘崇才敢把张绍招来密谋大事。
刘崇的态度非常明确:王莽摄政,刘氏必危。
但是,天下包括宗室几乎没有反对王莽的声音。
刘崇对此不以为然,他分析认为,大多数宗室是在沉默中等待爆发,只是没人敢带头,因此:
此宗室耻也。
吾帅宗族为先,海内必和。
5
在刘婴成为傀儡储君之后,刘氏皇族其实是知耻的,刘崇的心态在宗室中应该并不鲜见。
昔年刘邦把刘氏子孙分封到各地,目的就是皇室受到威胁时,诸侯能够起兵勤王。
刘崇和张绍的策略是首先攻下南阳郡的首府宛城,宛城是富庶的中原大都,属于当时的“一线城市”
,如果能以宛城为据点,则大事可期。
所以,他和张绍只带了一百多人就起兵了,这个规模在当时恐怕与山贼差不多,他们原以为从安众国到宛城的路上,各处刘姓诸侯一定应者云集,队伍会迅速壮大,但不幸的是,刘崇猜中了宗室“知耻”
的心态,却高估了宗室“后勇”
的决心。
南阳郡没有任何其他刘姓王侯响应,包括同属长沙定王世系的舂陵侯家族。
这一年,舂陵侯家族支属里有个十岁左右的名叫刘秀的孩童,还在认真读书,准备有朝一日到长安太学学习。
刘崇的壮烈之举,似乎对这个家族没有影响。
刘崇带着一百多人攻打宛城,其结果可想而知。
宛城位于盆地,三面环山,易守难攻,又是郡守治所,戒备森严,兵力充足。
刘崇等人连宛城的大门都没攻进去就遭诛灭,刘崇、张绍等人全部死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