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棍子文学网】地址:https://www.exowx.net
齐王自杀无后,国除为郡,入汉,主父偃本首恶,陛下不诛主父偃,无以谢天下。
29
这句话并不容易理解,但刘彻马上明白了。
公孙弘的意思是,齐王自杀无后,齐国就被废除了,齐地改为郡县,版图纳入汉境,这从利益上看不是坏事。
但是从儒家伦理看,天下人就会觉得皇帝太狠毒了,已经占有四海,却为了得到齐国的土地,不惜派主父偃逼迫亲人自杀,夺取亲人的土地。
所以,天下人会在背后骂皇帝自私无情冷酷,不是仁义之君。
所以,只有杀主父偃才能告诉天下人:看,皇帝并不想这样,是主父偃辜负了皇帝。
刘彻对公孙弘的建议非常满意,他甚至不满足于杀掉主父偃。
公孙弘、张汤分明只听得刘彻的玉音放送:
“主父偃族诛。”
6.董仲舒之惑(四)
主父偃的确是抱着必死的决心入仕的,拚得残生尽日欢,此身虽死又何妨?但他万万没想到,搭上的不仅是自己,还有整个家族成员的性命。
主父偃一死,朝廷的气氛似乎轻松了许多。
但董仲舒仍然恐惧,他虽然厌恶主父偃,但族诛的酷刑令他畏惧。
他的困惑与日俱增:面对一位喜怒无常、极端残酷的君主,儒学如何去驯服,又怎能驯服得住呢?他日益感到自己的经术毫无意义。
讽刺的是,皇帝派吾丘寿王、张汤来向自己问道,他们来修习儒道,真不知道修成什么样子呢!
董仲舒还困惑于公孙弘,自从张汤向他讲了主父偃之死的缘由,他惊异于公孙弘确实是通儒术的,只是这儒术之用超乎自己的想象。
昔年刘彻向董仲舒问灾异的时候,董仲舒也建议皇帝诛杀诸侯和外戚,但那并没有实际所指30,而且确乎是灾异本身的预测。
公孙弘却能将儒术翻云覆雨成精妙手段,还饰以仁义,这对儒术是福是祸?
又是十月,新的一年到来。
十一月,温弱的平棘侯薛泽罢相,御史大夫公孙弘拜相。
这是有汉以来第一个没有封侯的丞相,朝臣还没来得及议论合不合旧例,拜相当日,皇帝就以平津六百五十户封公孙弘为平津侯,此时公孙弘大约74岁。
此后直到东汉,凡拜丞相必先封侯成为惯例。
尤为重要的是,公孙弘是作为一介儒者而非功臣或是外戚走到封侯拜相这一步的,这对天下的示范效应,要远远高于董仲舒在贤良对策时苦口婆心宣讲的大道理。
当了丞相之后的公孙弘会干什么呢?董仲舒不敢去想,他应该并不乐见一个曲学阿世的儒生,成为新一代的汉家儒宗。
不久之后,公孙弘先是引董仲舒和另一个修鲁学的瑕丘江公辩论,力推董仲舒的齐学更胜一筹,齐学在汉廷的地位更加巩固;但接着,公孙弘又举荐董仲舒担任胶西王的王国相。
表面来看,这是一次重用,但董仲舒经历过上次牢狱之灾和担任江都王相之后,已经能看清这是一个“杀局”
。
胶西王也是刘彻之兄,“七国之乱”
后封王,“为人贼戾”
,“强足以距谏,知足以饰非”
31。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