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棍子文学网】地址:https://www.exowx.net
而刘秀是最大受益者,即使考虑到史书为赞美刘秀而有所夸张,也不能不承认,新朝的确在这场战斗中被歼灭了大部分有生力量,此战成为新朝覆灭的标志性事件,成为王莽大势已去的象征。
刘秀一战成名,此战对他未来建立帝业功不可没。
但刘秀还没有享受完大战胜利的喜悦,就得到一个令他震惊且悲痛的消息:兄长刘縯被更始帝处死了。
13.长安攻城战
更始元年(公元23年)五月底,正当刘秀在昆阳鏖战,宛城守将岑彭投降。
宛城西通关中的门户武关,向北就是洛阳,战略意义非凡。
六月,更始帝开进宛城,随后获悉昆阳之战取胜,大为欢悦。
从各处得来的消息,无不印证王莽的覆灭只是时间问题。
在宛城,更始帝大封宗室诸侯,新情况下,老问题又冒了出来。
刘縯和舂陵兵在绿林兵中一直比较特殊,论政治实力并不强,但他与刘玄同属舂陵宗室后裔,因此有一部分人对刘縯非常支持,这就构成对刘玄的政治威胁,也影响着绿林系统的稳定。
而围攻宛城和昆阳大捷,刘縯和刘秀这对亲兄弟收获了巨大的声誉和政治资源,使得原来暗流涌动的矛盾公开化了。
经过绿林首领的多次撺掇,更始帝最终借故杀掉刘縯,但保留了“柱天大将军”
的名号,封给了李通。
刘秀韬光养晦,向更始帝输诚认错,从而躲过一劫,并凭借昆阳大战之功获封武信侯,拜破虏大将军,逐渐取得了更始帝的信任。
从某种意义上说,刘縯之死避免了绿林兵内讧,维护了反莽的大局,也促成了刘秀下一阶段的自立。
昆阳战后,天下的形势日益清晰。
王莽大势已去。
宫廷里发生了刘歆、王涉的未遂政变;留在青、徐一带作战的扬州牧李圣、司命大将军孔仁被赤眉军击败,李圣被杀,孔仁投降后又觉得对不起王莽,随即自杀。
自此,洛阳以东除个别郡县外,已无新朝势力。
但是,王莽仍然占据着关中、洛阳等最重要的位置,困兽犹斗,他令太师将军王匡、国将哀章将东方的剩余军队撤回洛阳固守,又把逃到洛阳的败军之将王邑召回长安担任大司马,组织政府,安排长安保卫战。
虽然关中已经叛乱四起,但他仍能凭借皇帝之尊,使关中没有失控。
东方青州、徐州、兖州一带,赤眉军继续转进关东大地,他们实力强大但缺乏政治目标,是一支难以预测的危险力量。
河北一带,反莽起兵蜂起,其中不乏自立为帝者。
各路势力单独来看均不如更始政权强大,但要全部荡平难度不小。
中原豫州也有事变,前西汉钟武侯刘望起兵占据了汝南郡。
从昆阳战场败退的严尤、陈茂,在路上打出汉朝旗号,自称汉将,正式背叛新朝。
他俩逃到汝南,投奔刘望。
刘望虽然军事实力不强,但亦属宗室,严尤、陈茂的政治经验和军事水平都不低,不可等闲视之。
西北凉州,曾经担任国师刘歆属官的隗嚣,前番逃到故乡天水,见绿林兵起,新朝覆灭在即,起兵袭杀新朝的镇戎大尹(即天水郡太守),被推举为上将军。
隗嚣专门从汉昭帝陵县平陵请来一位精通天文的高人,名叫方望,拜为军师。
方望深信汉朝将复兴,劝他也打出复汉的旗号。
隗嚣于是下了一道非常有名的“告天下各郡国”
檄文,历数王莽的逆天、逆地、逆人三大罪,随即发兵十万,攻杀安定大尹(即安定郡太守)、王莽堂弟王谭之子王向。
凉州其余各郡敦煌、张掖、武威、酒泉、金城等向隗嚣投降。
更始君臣对形势的判断是,要建立帝业,就得稳住赤眉、吃掉河北,而前提是尽快推翻新朝,在其他宗室之前抢夺合法性,再来号令天下。
因此,更始军兵分两路,一路北伐,由绿林兵的王匡带领攻打洛阳,洛阳驻军是王莽的太师将军王匡;一路西征,由西屏大将军申屠建、丞相司直李松率领,入关攻打京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