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棍子文学网】地址:https://www.exowx.net
推恩令实施后,汉朝和王国正式演变为中央与地方的关系,王国宗室们再也没有对抗汉朝的实力。
再以后,已经面积很小的王国,还常常因为犯错或有罪被削县,汉初那横跨数郡的大国,到后来只有几个县的版图了。
不仅是王国,刘彻对列侯们也颇有所图。
刘彻时代,汉初那些封侯的功臣已经传了两三代,祖辈的交情和先帝的恩泽都已经被时光消磨殆尽。
细察这些遍布全国的列侯领地,刘彻发现,列侯所真正占据的并不是封地,而是租税。
特别是汉初的侯国领地,因为当时天下初定,地广人稀,所以虽然只有一县之地,但面积很大,有些侯国的户数甚至多过推恩令实施后的王国。
这就意味着,中央损失了大量的财政收入。
于是,著名的酌金案发生了。
元鼎五年(公元前112年)八月,刘彻主持宗庙祭祀,向宗庙献酒。
按照惯例,全国的210名列侯全都要奉献黄金来“助祭”
。
祭祀之事虽是朝廷大典,非常严肃,但因定期举行,礼仪已成套路,列侯们颇认为这是走形式的例行公事,对献金的成色重量等应付了事。
这一下子就被刘彻抓住了把柄,他小题大做,罗织成罪,以酌金成色不足的罪名,一次性褫夺了106位列侯的爵位,占全部列侯的一半。
值得玩味的是,这些被夺爵的列侯里,刘邦所封的24位列侯,有20位被夺爵;汉惠帝至汉景帝所封的18位列侯,有10位被夺爵;而从地域看,河南、河内这两个与京畿地区接壤的郡内所有列侯均被夺爵。
因此,刘彻通过酌金案不仅打击了前朝功臣的势力,清除了近畿的列侯,还把大量封地收归中央,从而增加了财政收入,使得中央对地方的统治更加牢固31。
不靠诸侯王宗室和功臣列侯,那皇帝依靠谁呢?
刘彻是个不甘寂寞的人,半生在发动战争,半生在改革朝廷制度,他需要国家机器更加高效。
但是,外朝的朝官们一直大致沿袭着萧、曹等功臣早年的轨迹任职,又没有萧、曹等人与皇室的交情,还缺少战争时代的历练,因此越发不能满足刘彻的统治意图,越来越不受刘彻的欢迎。
为了找到用得称手的左膀右臂,刘彻把目光投向了身边的两类人:
一类是出入宫省的宫官和省官。
有的本身就是宦官,如尚书等;有的是出身低微、才能出众,但甘愿为君主效犬马之劳的年轻人,刘彻将其安排到中朝,成为名副其实的“御用文人”
;还有的是刘彻宠信的外朝官员,就授以侍中、常侍、散骑之类的加官,允许出入宫省。
刘彻让这些人帮助他管理机要、处理公文、传达指令、参谋规划,这些中朝官里领头的就是大司马、大将军。
另一类就是外戚。
虽然汉廷出现过所谓吕后干政的事,但吕后并不是一般的“后”
,她其实是刘邦的“合伙人”
,是汉朝的立国者之一,而且吕后没有当武则天。
所以,这不影响汉朝的外戚特权和传统。
从文景时期的薄氏、王氏家族,到武帝初年的窦婴、田蚡等外戚,都得到了皇帝的重用。
毕竟诸侯宗室们从血缘上都是高皇帝子孙,都有继承皇位的可能性,但外戚没有,所以不会争位。
在王莽之前,朝野从未听说在先秦有过“小君”
(周代称诸侯之妻为“小君”
)家族篡位的事,也没有见过刘氏的外戚有篡位的企图,难以想象外戚除了受宠邀功、干预朝政之外,还能有别的可能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