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棍子文学网】地址:https://www.exowx.net
来管理天下事务的行政官僚。
他们不是后世的士大夫,而是粗通文墨、精通律条的职业官僚。
秦帝国之所以有效率,是因为由文法吏组成的官僚体制非常有效率。
按照法家的设想,皇帝是地位最高、最精通且最按照律法行事的首席官僚4,可以类比古罗马的“第一公民”
。
文法吏不仅是社会运转的官僚,还是“群众”
的楷模和老师,李斯设计的“以吏为师”
的安排,直到汉景帝时期还在诏书里予以重申——“夫吏者,民之师也”
5,可见文法吏在秦制中的地位。
编户齐民,就是“老百姓”
。
在周代,按地域有国人、野人,按宗法有贵族、平民,地位是不平等的。
而编户齐民之所以叫“齐民”
,是因为秦制才不管一个人的出身、地域、家庭怎样,都是地位平等的民,包括秦国自己的百姓也一样。
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一种历史的进步。
但是,“齐民”
不等于现代国家的公民,也不是西周和春秋时期享有一定自由和权利的“国人”
,而是“编户”
,被安排在严密的户口和连坐制度里。
他们有缴税、服役的繁重义务,平时耕种,战时出征,虽然可以凭借军功获取一定的地位,但几乎没有什么权利。
中国社会从战国到汉朝的历程,就是老百姓从奴隶加自由民变成农民的历程6。
当然,黄老之术毕竟崇尚清静,与纯粹的秦制有差异。
汉朝在继承秦制的同时抛弃了秦政7,删减秦法,减租减税,也就是后世所说的休养生息。
秦制就好比一台齿轮严丝合缝的机器,秦朝驾驭的时候,采用“秦政”
,功率开到最大,超负荷运转,直到机器过热而崩溃;汉朝驾驭的时候,拿掉一些不必要的零件,低功率运行,稳定至上。
但无论是秦还是汉,都是同样的一台国家机器。
西汉前期,皇室成员所做的就是让这台国家机器平稳运行,不要重蹈秦亡覆辙。
而且,延续了秦制的汉法也只在汉朝直接统治的国土上施行,并没有大面积地推广到关东诸国。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人口的增长,面对内部的诸侯王、功臣和外部的匈奴,国家需要调动的人力物力资源空前增多,这台机器势必要加速,要提高功率,那么,该如何在机器提速的时候,防止秦朝的命运重演呢?换言之,汉朝既然否定了秦政,又延续着秦制,那么汉朝到底要建立一个怎样的国家?刘氏家族统治天下的合法性在哪里?
汉朝“建国”
的问题,就这样浮出水面了。
6.废除肉刑的一段往事
汉文帝刘恒刚当皇帝没几年,就和齐国较上了劲。
几年前,齐王刘襄没能凭借诛吕之“功”
而当皇帝,兄弟几个都与刘恒结了仇。
后来,齐国成了刘恒在位期间被削弱最甚直至分拆的诸侯国。
有理由推知,伴随着齐国的削弱,刘恒也会将汉法(秦法)一步步在齐国推行。
当年秦朝迅速灭亡,原因之一就是秦国本土虽然习惯了秦法,但移植到关东各国后,臣民极不适应,视之为“无道”
。
所以汉朝虽然延续秦制,但不敢也没有能力立刻在各诸侯国全面推行秦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