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棍子文学网】地址:https://www.exowx.net
但王莽对此很恼火,他极为痛恨刘欣,如果让刘欣的儿子即位,将来皇帝长大了,岂不是又要来一轮新的“拨乱反正”
,也让王莽失去了拥立之功。
这两点对王莽、对王氏家族都没有什么好处。
王立的建议,实在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孔光的奏疏一上,王政君不同意,不想让硕果仅存的弟弟离开长安。
王莽劝告她说,现在天下是您代理幼主执政,形势既微妙又危险,人言可畏,努力向天下表示公正,尚且担心天下人不从,现在顾念姐弟私情,不听大臣建议,万一引起群臣议论怎么办?王立形象不好,何必让他在长安招惹是非?而且不过是让他回封国嘛,权宜之计,将来有机会再召回来就是了。
这才说服了王政君。
从王立的行为和王莽的担心来看,王莽这番话确实是老成人之言,未必像班固所评价的“莽以诸父内敬惮之,畏立从容言太后,令己不得肆意”
8,就是说王莽害怕王立通过王政君阻挠自己随心所欲。
王立又不是什么公忠体国的股肱大臣,除了担心他闯祸,还能有什么呢?
同样被班固认为是“素刚直”
、使王莽忌惮的堂兄弟平阿侯王仁,也被遣就国。
史料中没有记录原因,但王仁一门的确都是刚直仗义之士,与王莽不甚同心,王莽当是顾忌王仁桀骜难驯,故而将他遣就国。
多年以后,王立、王仁都被王莽逼迫自杀,但至少在目前,王莽只需要将他们撵出长安。
这是王氏家族自我清洗、重塑形象的努力。
在朝野看来,王氏家族敢于剜自己身上的肉,实在是大公无私,哪个外戚能比呢?
从汉元帝初年王政君被立为皇后,到汉成帝时期王凤当大司马,再到王莽成为权势远超王凤的“安汉公”
、摄皇帝,历时近五十年,除了汉哀帝的短暂崛起,王氏家族已彻底压倒刘氏皇族,刘氏再无实力夺回政权。
但是,王氏家族的胜利首先是西汉外戚传统的胜利,若没有外戚辅佐皇帝执政的合法制度性安排和惯例,而是如后世宋、明、清那样刻意防止外戚掌权,王政君活得再久,王氏家族的胜利也非常渺茫。
西汉的特殊还在于,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长时段的中央集权王朝,在第一个试图以外戚身份取代皇族的人出现之前,没有外戚敢想象这种可能,开国皇后吕雉不敢,长寿之星王政君也不敢,他们更愿意依附在皇室身上。
就权势而言,王凤、王莽并不比吕后、霍光强大,而且外戚们有来有去,能上能下,汉哀帝轻而易举夺回皇权,足以证明这一点。
那么,只有在外戚传统的基础上想象一种新的可能,譬如“居摄”
,才能最终将王氏家族推向权力的极致。
这并不是王莽一个人的头脑风暴,而是在西汉中后期一浪又一浪的灾异推动下,在经学的精密论证下,朝野诸人对“汉朝往何处去”
的共同想象。
注释:
1 平阿,在今江苏高邮与安徽天长交界一带,距离长安较王莽的封地远,所以理应比王莽晚到。
2 《汉书·何武传》,第3487页。
3 侯旭东说:“哀帝暴亡是否与王莽有关,不无疑问。”
见氏著《宠:信–任型君臣关系与西汉历史的展开》,第90页,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
4 《汉书·外戚传》,第3999页,所引诏书有删减。
5 《汉书·外戚传》,第4004页。
6 《汉书·毋将隆传》,第3265页。
7 《汉书·王莽传》,第4045页。
8 《汉书·王莽传》,第4045页。
第四章 居摄元年春正月:摄皇帝
井水溢
灭灶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